念珠的佛教文化內涵
中國宗教網/戒毓法師
白岩松在《你幸福了嗎》一書中說:「走在人群中,我習慣看一看周圍人的手腕,那裡似乎藏著一個屬於當代中國人的內心秘密,從不言說,卻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會戴上一個手串,這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與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裝飾與信仰之間,或左或右。這其中,是一種怎樣的相信或怎樣的一種撫慰?又或者,來自內心怎樣的一種焦慮或不安?」
如今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佩戴念珠的人。對於佛教徒來說,佩戴念珠是為攝心禪定念佛;而對於很多非佛教徒來說,念珠則更多的是一種飾品,不但美觀大方,還可取趨吉避凶的用意。
念珠梵名「缽塞莫」,漢譯為數珠,也叫「誦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器。佩戴念珠的本義,是幫助修行者提起正念,斷除煩惱,莊嚴威儀。有人形象地稱念珠為「拴馬索」,意指當人心如野馬、雜念紛飛的時候,手掐念珠便可以遏制妄念,增定力,生智慧。
雖然在多數情況下,佩戴念珠是佛教徒的一種標誌,但是最初的念珠並非佛教所創用。追溯念珠的本源可以發現,它是由古代印度人用以纏身的瓔珞蔓條演變而來。佛經對念珠的記載多出於後期的大乘經典,一部《木槵子經》講述了念珠與佛教之間的淵源:印度的毗琉璃王請釋迦牟尼佛開示消除煩惱的法門,佛陀便教他用木槵子樹(菩提樹的一種)的種子穿成珠串,隨身攜帶,無論行、坐、臥,一邊念佛的名號,一邊撥動珠子,從一至百千萬,便可清淨自心,放下一切。佛教認為人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謂之「百八煩惱」,即六根的六種煩惱乘以三世。《木槵子經》說,可以用一百零八顆念珠,破「百八煩惱「。
在我國,有關念珠的記載,始於佛教盛行的隋唐時代。相傳那時淨土宗的道綽大師(562-645)在弘法的同時常勸人「念彌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而為數量,每一稱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積數百萬斛者」,並教人把木槵子串在一起計算念佛的數目。由此,佩戴念珠的習慣便在我國佛教界不斷傳承。
因為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中並無關於念珠的記載,念珠本身也不包括在頭陀十八物中,所以以律典為依據的南傳佛教僧徒較少持有念珠。但是對於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而言,念珠卻是必備的重要法具,特別是淨土宗和密宗,其僧徒最常以念珠來念佛持咒。
珠串上珠子的數目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同的珠數代表了念珠的不同品級。在許多佛經中都寫有對於珠數的規定,如《金剛頂瑜伽念誦經》載:「念珠,分別有四種:上品、最勝、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勝,五十四珠以為中,二十七珠為下類。」《數珠功德經》也說:「其數珠者要當須滿一百八顆,如其難得,或為五十四顆,或二十七,或十四顆,亦皆得用。」
在佛經規定的基礎上,為方便教化,對於不同珠數的念珠,歷代高僧又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如108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百八煩惱;54顆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之五十四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之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27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21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14顆表示觀音之十四無畏;1080顆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36顆和18顆的意義與108顆相同,只為便於攜帶。留心觀察念珠可以發現,其上的珠子在顏色、大小、材質方面有時不完全相同,可分為母珠、子珠、隔珠、記子、記子留等。以108顆珠子的念珠舉例,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故撚珠至母珠時,不得越過,須逆向而返,否則即犯越法罪;隔珠又稱數取,用來將子珠分隔開,從母珠數第7顆、21顆、54顆、87顆、101顆處插入,為1到3顆不等,不計算在108顆之內;記子又稱弟子珠,為記遍數用,串於母珠之另一端,以10顆為一小串,表示十波羅蜜,撚珠念佛滿108遍時即撥動一記子;記子留指每串記子之末端所附之珠粒,也可用金剛結代替,目的是防止記子滑落。
製作念珠的材料種類繁多,包括菩提子珠、金剛子珠、蓮華子珠、金珠、銀珠、銅珠、鐵珠、水精(晶)珠、木子珠、香木珠、鍮石珠、真(珍)珠、珊瑚珠、硨渠珠、帝釋子珠、螺旋珠、牙珠、赤珠、諸摩尼珠、薏苡珠、草子珠、活兒子珠、阿噓阿囉阿叉珠、錫珠、琉璃珠、商佉珠等。一些人認為使用念珠的材料不同,所獲得的功德也不等同,這樣的說法恐怕有欠妥之處。佛教特別強調心念純淨和對三寶的誠心。不管材料是否尊貴,持珠誦念時誠心才是最重要的,若僅僅以材料而論功德,則不符合佛法的本義。佛教指引人們去除貪瞋癡,念珠只是幫助人們修行的工具,落實到根本,還是與心念相關。
任何人均可佩戴念珠,「出家人才能頸掛」的說法並無依據,佛教界人士認為,人人都可以用念珠,皆可獲無量福、滅無量罪。念珠佩戴最宜:掛在頸上掛一圈;繞在手上繞兩圈;放在台案上放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