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十月廿六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濟群法師:如何做好臨終關懷
菩提書院/濟群法師 2016-12-09

济群法师

濟群法師:如何做好臨終關懷

菩提書院/濟群法師

臨終助念是書院的慈善專案之一,目前主要針對學員及直系親屬。每次關於助念的培訓,參與者都很踴躍,這也反映了很多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需求。生、老、病、死是人生四件大事,尤其是現在的中國社會,已步入老齡化門檻,並處於逐步加深的階段。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人長期受唯物論教育的影響,缺乏信仰生活和心靈歸宿。年輕時忙於工作和家庭,可能還沒多少感覺;老來無所事事,精神生活顯得格外貧乏。所以,全社會都在呼籲關愛“空巢老人”。這固然值得提倡,但我覺得,比兒女不在身邊更可怕的,是內心的空空蕩蕩,無所依靠。事實上,這是任何陪伴都無法彌補的空白。因為陪伴只能讓人得到暫時的慰藉,用親情來轉移或稀釋死之將至的恐懼。

和衰老相比,那個同時逼近的死亡,更是讓人困惑、茫然、避之唯恐不及的話題。在我們的默認設定中,死亡就是這期生命的終結和消失。但人死真的如燈滅嗎?到底有沒有一個未知的世界?怎樣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階段?如何為此做好準備?包括以怎樣的心態接納衰老,面對疾病,都是我們需要共同學習的。

書院是一個修學團體,為學員提供有效的引導和良好的氛圍。而慈善工作的定位,重點是加強團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為大家提供踐行菩提心的平臺。通過利益大眾來促進修學,通過深化修學來更好地利益大眾。這是智慧和慈悲的修習,相輔相成,彼此增上。關於這次培訓,我看了慈善委所做的PPT,總體來說比較完整,代表著義工們長期以來的探索,值得隨喜。我就在此基礎上和大家談一談。

一、臨終助念與三級修學

通常,我們是將臨終助念作為利他的慈善行。事實上,它和三級修學也有著密切關係,能夠幫助我們生起並強化念死之心。在《道次第》中,念死既是重要的前行,也是不可或缺的正行。從下士道的對三寶生起皈依求救之心,到中士道的生起出離輪回之心,再到上士道的斷除我執,發願利他,可以說,念死貫穿著整個菩提道的修行。

但我們平時的念死往往停留在理論上:死亡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道理似乎都知道,但真能提起念死之心嗎?其實並不容易。我們明知道人必有一死,可除了拿來說一說,未必有多少感覺,更難生起緊迫感。而參與臨終關懷和助念,需要零距離地直面死亡,這種衝擊是實實在在的,是在活生生地為我們詮釋法義,提醒我們:這一刻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西藏帕繃喀大師有一首《心匙》,是關於如念死的長詩,也是對如何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觀察修的詳細引導。我在講解《道次第》時特別引用過,希望大家經常念一念,會是一記當頭棒喝。因為我們總是習慣于還有明天,而且是明日複明日,所以會在學佛的同時,用更多的時間憶念五欲六塵,追逐鏡花水月。但終有一天,死亡比明天來得更快——突然間,就必須馬上走了——這時該怎麼辦?我們準備好了嗎?這輩子努力追求的一切,哪一樣可以帶走?如果能夠真切地提起念死之心,我們自然會精進修行,自然會把三寶作為唯一的依怙。因為在那一刻,親人、事業、財富,沒有什麼是抓得住,也沒有什麼是幫得上的。

對於念死的修行來說,臨終助念就是讓聞思落地的實際演練,是有效而有力的助緣。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修習利他心。在生命面臨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我們以慈悲心參與助念,不僅在給予臨終者(或亡者)今生所能得到的最後幫助,而且這種幫助將直接影響到這個生命的未來走向。想一想,我們會發現這件事實在是意義重大。人生路上,很多選擇會影響到一生的命運。但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生死關頭的選擇。它是結束,但更是新的起點,而且關係到未來生命的去向。

從實踐效果來看,且不說亡者和所在家庭得到的利益(相關事例見書院網站的臨終關懷欄目),就助念者而言,也往往因為參與這一慈善活動,在修學上變得更加精進,在心行上變得更加調柔。同時,還會增強整個班級的凝聚力。可見利他和自利確實是統一的,當我們發心利他的時候,自己首先會成為受益者。這個心發得越真切,越到位,受益相應也就越大。

二、認識死亡真相

如何做好臨終助念?這就必須對死亡有所瞭解,知道什麼階段會遇到什麼問題,又該如何應對,如何對臨終者(或亡者)進行引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死亡是被回避的,所以我們很少能得到如何看待死亡的教育,更不知道怎樣幫助那些掙扎在生死關頭的人。問題是,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結局,回避只能擱置而不是解決問題。而佛教的重點,就是從認識生死到超越輪回,走向解脫,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文化的空白。

佛教認為,一期生命有四個階段。一是生有,即投生的刹那;二是本有,即這期生命中除生死之外的整個過程;三是死有,即死亡的刹那;四是中有,即今世已死、後世未生之間的中陰身。這也是很多人覺得最神秘、最難以理解的部分。其實簡單地說,中有就是過渡時期,就像辭職以後,老工作已經失去、新工作尚未找到的閒置階段。至於接下來能開始什麼樣的工作,固然和能力等因素有關,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能否在過渡階段把握機遇,扭轉命運。

中有,又稱中陰,佛典中有很多相關記載。《瑜伽師地論》說:“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輾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後,決得生緣。”中陰的壽命以七天為一週期。如果在此期間出現投生因緣,將從中有進入生有,開始下一期生命。但投生不是一廂情願的,能否投生,投生到哪裡,取決於這個因緣是否成熟。有的人善業特別強,或惡業特別強,可能很快就會投生。如果無緣投生,七天后,中陰會死而復生一次,並繼續尋找機會。但最多七個週期,即四十九天內,就會找到投生之處。

臨終助念所做的,就是幫助對方在臨終前提起並保持正念,進而在中有階段準確抉擇,轉變隨業流轉的命運軌跡,乃至有機會往生淨土。那麼,投生主要是由哪幾種力量決定的呢?

第一是隨重,取決於業力的輕重。在投生時,哪種業力最重,就會去向何方。就像一棵樹倒下時,哪根枝椏最大,樹就會往哪邊傾斜。在生生世世的輪回中,每個眾生都曾造作惡業,也曾修習善業,此時,這些業力就決定了生命的未來去向。重的業報受完之後,依次再受輕的業報。

第二是隨習,取決於平時的串習。這是長時間養成的習慣,喜歡什麼,就會選擇什麼,並感召相應的生命軌道。尤其對那些沒有大善大惡的人,習氣的力量會表現得更為突出。

第三是隨念,取決於臨終時的心念。類似通常所說的臨場發揮。比如某人平時表現不錯,但臨命終時遭遇違緣,生起極大嗔心,可能就會墮落畜生道或地獄道。反之,因為助念的善緣,使對方臨終時生起善心,就可能導向善道,乃至往生淨土。所以說,臨終一念非常重要。就像我們面前有很多船,這條船是生天的,這條船是去人道的,這條船是去地獄的……你踏上哪條船,就會被帶向哪裡。很可能,“一念之差”就帶來了不同的生命走向。因為這一念出現在最關鍵的時刻,所以作用特別大。現在很多人臨終時真是悲慘,要不就是兒女為利益發生爭執,反目為仇;要不就是家人哭哭啼啼,徒增愛執;要不就是在醫院插滿儀器,折磨到死……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有什麼樣的“臨終一念”,又會被帶向哪裡?

所以在臨終關懷中,心理引導特別重要。近年來,臺灣等地開始宣導安寧療護,對一些得了不治之症、沒有治癒希望的患者提供心理幫助,讓他們在人生最後階段心有所依,得到善終。這不僅是給臨終者的福利,也是對患者家屬的安慰和引導。在這方面,佛教確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因為佛教三大語系乃至各個宗派,對生死問題都有著完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這些見和行並非出自玄想,而是佛菩薩或祖師大德通過修行親證的,且被一代代佛弟子效仿並驗證,是切實可行的。其次,大乘行者以慈悲濟世為己任,對亡者施以援手,令其離苦得樂,是責無旁貸的使命。此外,佛教的淨土法門就是以念佛往生為修行重點,在千百年的傳承中,祖師輩出,在理論體系和實修引導方面留下了大量教言,並有著廣泛的影響和信眾基礎。

三、心理引導

死亡之所以可怕,主要在於兩點。一是對生的留戀,不願意放下現在擁有的一切;二是對死亡的恐懼,不知道未來去向哪裡。捨不得,卻不得不舍;不想死,又不得不死。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年輕時還可以用“人死如燈滅”搪塞一下,但死亡真正現前時,真的無所畏懼嗎?事實上,我們會看到各種表現的驚恐、不安、沮喪……不害怕的,或者是無知者無畏,或者只是麻木而已。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對臨終者進行引導,才能讓他的心不再惶惑,找到歸宿?

首先,需要讓臨終者認識到,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就像春去秋來,四季更迭,人生也是在這樣周而復始的輪回中。在自己之前,無數人死去了;在自己之後,還會有無數人接著死去。可以說,生就註定了死的結果。這是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實,任何人都無法倖免。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我要死了”,而是怎麼死,怎麼開始新的生命里程。

其次,需要幫助臨終者解除去向哪裡的恐慌。我們準備介入臨終關懷前,要對受助者有所瞭解,尤其是他曾做過哪些善行義舉,有什麼值得讚賞的品德。這樣就能引導他通過對善行的回憶生起善心,進而安住在善念中。哪怕這些善行非常微小,我們也要設法激發並加以正向引導,令他對未來建立信心,對善趣心生意樂。戒律中也說到,修行者臨終時,應該根據他平日的行持,有針對性地稱揚讚歎。比如對方是修苦行的,或是誦經、持戒、說法、禪修、經營僧事的,都要根據他的修行功德加以讚歎,令其“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律中還記載,按照印度習俗,不論僧俗,至臨終前,在旁守護的親友都要在他根識未壞時,為他宣讀今生所修善行,令病者內心歡喜,正念不亂,得生善處。

第三,需要幫助臨終者確立生命的終極歸宿。如果臨終者已有佛教信仰,或雖無信仰但有好感,我們可以引導他去瞭解西方淨土的莊嚴,瞭解阿彌陀佛的功德和四十八願,讓臨終者相信,只要專心憶念阿彌陀佛,心心相印,就能蒙佛加被。人在臨命終時,就像在水裡掙扎到身心俱疲,一心只想抓住什麼作為依靠,更容易生起依止心。哪怕之前沒什麼信仰,此刻因為對未來充滿恐懼,只要如法、善巧地加以引導,也可能對阿彌陀佛生起真信切願,緊緊抓住這句佛號,與彌陀的大悲心相應,被彌陀的大願力攝受。

具備以上心理基礎之後,需要祈請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十方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受,讓臨終者消除恐懼,並提醒他:你的生命即將死亡,阿彌陀佛才是唯一的依靠,你必須至誠憶念,一心皈投。接著告訴臨終者,在中陰身投胎過程中,會顯現各種境相。你喜歡什麼,它就顯現什麼。但這些境界往往來自貪嗔癡的串習,可能和地獄相應,可能和餓鬼道相應,也可能和畜生道相應。所以千萬不能隨境而轉,必須安住在佛號上,專心憶念彌陀。

目前,書院的臨終助念主要針對學員家屬,他們尚未進入三級修學,因此以憶念彌陀聖號、發願往生西方為主。如果針對書院學員,可以通過念誦“三皈依”,安住在三寶的功德中。此外還要提醒臨終者,勿忘曾經發起的菩提心誓言,安住在菩提心的強大願力中,自覺覺他,決不退轉。

四、助念的相關事項

助念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對方臨終前介入,另一種是在去世後參與。如果是前者,可能會出現病情變化等各種問題。這就需要根據病人的狀況,再結合助念者的自身條件妥善安排,以免後繼乏力或難以承擔。因為這是一項常規慈善活動,必須根據大家的時間和精力來承擔,否則是很難長遠的。

對於臨終者來說,往往是身苦和心苦交織。而且在很多時候,心苦可能遠遠超過身苦。尤其是那些患有絕症的人,在得知病情後,多數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從而加重病情,並陷入身苦和心苦不斷互推的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進行引導。眾生都是貪生畏死的,­­除了一心生西的修行人,對其他人不必直接從往生切入,而是可以­­從消除業障、減輕病苦的角度宣導念佛利益。

比如有的人特別害怕死亡,你告訴他趕快念佛往生,他自然會心生抵觸。不妨先告訴他,念佛可以蒙佛護佑,消災延壽。等他接受之後,再酌情告訴他,如果你的死期沒到,念佛可以使你長壽;如果死期到了,念佛可以讓你往生極樂。總之,不論生也好,死也好,念佛都能帶來殊勝的利益。

同時還要設法勸導家屬,讓他們和臨終者一起念佛。對臨終者來說,這不僅是同甘共苦的慰籍,更是並肩作戰的力量。這些安排一方面可以減少助念負擔,使義工們不至透支;另一方面也能教化家屬,成為他們接觸佛法的契機。因為平時對老病死的漠視,很多家屬都沒有相關的心理準備。一旦家人身患重病乃至臨終,多半都亂了方寸,不知該做些什麼。在這樣的時候,只要如理如法地加以引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是容易讓對方接受的。

到實地參加助念時,我們還要注意外在形象和交流方式。首先要考量所去的場所,看看以什麼身份出現、穿什麼衣服,對方更容易接受,不一定都穿平等裝或院服。在語言溝通過程中,也要視實際情況調整。比如稱呼,是用佛門稱謂,還是用社會上通行的。對於學佛者,可以用佛法自由溝通;但對於沒學佛的,就要儘量淡化宗教色彩,從心理層面關懷。此外,還要根據對方是否做好死亡準備進行交流,在儘量不觸碰敏感話題的前提下,逐漸將對方帶入需要引導的語境。

此外,助念環境也很重要,應該灑掃整潔,供有莊嚴的佛像,尺寸視場合而定,讓臨終者對佛菩薩具有感性認識,由此生起虔誠、恭敬、依賴之心。香、花、燈、水、果等供具可酌情安排,如果在公共場所,儘量低調些,以免帶來違緣。

助念時的聲調、音量高低、節奏快慢等,都要尊重對方的習慣,不要一廂情願地進行。尤其對處於彌留之際的人,務必要仔細觀察,根據對方的體力和接受程度妥善安排,千萬不要讓臨終者或家屬心生煩惱。如果在受助者去世後參與,先要根據參與義工的人數、精力等因素,初步決定助念時間。比如是8小時或更久,是否日夜連續進行等,然後再安排輪班順序。通常可以四人一組,否則可能力量不足。在人員安排上也要注意搭配,以有助念經驗的義工帶動新人。同時引導並鼓勵家屬參與,因為這是對親人最後的幫助,不要因錯失機會而追悔。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借助念佛機一起來念。

助念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臨終者和參與者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信願行中,信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助念之前,先要宣說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功德,讓大家對阿彌陀佛生起至誠皈依之心,對西方淨土生起無限嚮往之心。以這樣的信心來念,才能念得真切,念得到位,念得有力量。否則的話,對阿彌陀佛似信非信,對西方淨土可去可不去,即使隨眾在念著,又有什麼力量呢?同樣,如果念三皈依,也是先要宣示三寶功德。當心調整到位了,聲聲佛號才能成為解脫的資糧。

五、往生的助緣

除了助念,還有一些在亡者去世後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

比如很多家庭在操辦喪事時,大辦葷席,殺生害命,還以為這樣有排場。殊不知,這些殺業將給自己和亡者帶來極大損害。這就要善巧地和家屬溝通,讓他們瞭解殺生過患,瞭解什麼才是對亡者真正有益的,引導他們把這些鋪張浪費的錢拿來廣行善事,並將功德回向給亡者。尤其在去世後的七七四十九天內,最為關鍵。因為中陰身可能尚未投胎,尚未確定去處,在此期間所做的功德或許馬上就能兌現,成為何去何從的直接推動力。

我們所熟悉的盂蘭盆會,起源就是目連尊者對去世母親的救度。尊者之母因生前造業太重,死後墮入餓鬼道。尊者雖是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卻無力救度母親,只能祈求佛陀幫助。佛陀讓他在七月十五的僧團自恣日,以百味飲食供僧,以此功德令其母離苦得樂。所謂自恣日,是僧團從四月十五開始,經過三個月的結夏安居,精進修行,將于此日圓滿。是以人天讚歎,諸佛歡喜。所以,這一天齋僧的功德特別大。《盂蘭盆經》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這才是真正的孝順,也是對亡者真正的利益。

《地藏菩薩本願經》告訴我們:“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所謂廣造眾善,或是放生物命、助印經書、供養三寶;或是去寺院打普佛,讓出家人在早晚上殿時將功德回向亡者;或是以亡者的名義救濟貧苦、參與慈善等。總之要儘快去做,而且是帶著純正的利他心做,然後把功德回向亡者。經中還記載,地藏菩薩在因地時,得知母親在地獄等諸惡道受苦,起大悲心,在十方諸佛前至誠發願:“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這就是著名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當他發起這個大願時,其母即刻度脫苦難。

所以說,我們不僅要重視助念,還要瞭解什麼是對亡者有益的,才能眾緣和合,送他們走好今生的最後一程。

六、結束語

參與助念是菩提心的實踐,也是讓我們提前預習死亡這門重要的人生功課,引導我們通過這一因緣,生起真切的念死之心,生起“當勤精進如救頭燃”的緊迫感,生起對三寶的歸投依賴之心,是自利利他的良機!如果單純把助念視為慈善,不和自身修學聯繫起來,就容易產生疲憊感,或是在遭遇挫折後退心。如果能將兩者結合起來,那麼助念就不僅是利他善行,也是讓自身心行得到成長的契機。這樣的話,我們會珍惜每一次助念機會,而不是心生疲厭;我們會感恩亡者的生命示現,而不是當做任務來完成。

心態調整到位了,進一步瞭解助念的各種相關事項,包括怎樣心理引導,怎樣如法助念等。更重要的是,在每次參與助念後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讓助念成為一次菩提心的共修。祈願所有眾生都能在三寶慈光的護佑下,蒙佛加被,離苦得樂。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