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宗演教:弘揚佛教「農禪並重」的精神
作者:姜程感/董召榮
一、引言
中國是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佛教佔有重要地位,曾廣泛深刻地影響和充實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1978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積極落實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宗教活動開始全面恢復,佛教再次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隨著共產黨提出的改革開放和搞活經濟的國策實施,佛教也隨著這一歷史任務而展現出新的風姿。20世紀80年代初,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提出的一個思想(人間佛教積極進取的思想)、三大傳統(農禪並重、學術研究、國際友好交流)成為佛教界的最強音。全國各地的佛教寺廟得到重修或新建,佛教的教育和人才培養也已經初見成果,佛教文化事業和學術研究活動蓬勃開展,中國佛教進入了前所未有的一個新的黃金時期,也為中國佛教順利地進入21世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多年過去了,人間佛教思想對於佛教界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積極投身於佛教的恢復與振興,投身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但也毋庸諱言,關於人間佛教的表述與理論研究還不夠完善,跟不上佛教形勢的發展。各地佛教界在人間佛教的實踐中難免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例如農禪並重在實踐中抽掉了禪(修證)的內涵,光變成了農(經濟活動)了。這個根本動搖了,國際友好交往與注重學術研究就純粹成了世俗的活動。
加上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影響,人們對人間佛教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看法,從而阻礙了人間佛教的進一步弘揚。
二、「農禪並重」的歷史及其對古代農業社會發展的貢獻
(一)、「農禪並重」的歷史形成
按照印度佛教的傳統,僧尼是屬於不生產的消費階層,經濟生活全部依靠民眾的佈施,比丘以托缽乞食維生。在東晉時代,沙門「安置四宅、一切種植、斬伐草木、墾土掘地「的行為都是被禁止的。但是,托缽乞食的生活十分不安定,而依賴檀越佈施也只能保持生活的最低水準並且具有很大的依附性。佛教傳到中國,隨著佛教的發展,僧尼人數增多,國家財政發生困難,再加上度僧氾濫,造成僧尼總體素質低下,大量的僧尼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所以,中國佛教的祖師大德便以戒律精神為基點,從大乘菩薩戒的無相戒出發,將修道貫穿於生產勞動,從而在理論上解決了農耕與修道坐禪的矛盾,攝戒歸禪,制定符合中國社會特點的佛教制度,於是,僧尼便由不事生產變為重視生產勞動。隨著禪宗的興盛,祖師大德們開闢山林,創造了「農禪合一」的僧伽經濟制度。到了唐代中期,各種生產勞動已是禪林常課,「農禪合一」成為穩定的制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百丈禪師的名言,成為中國叢林的千古名訓,從而使「農禪並重」作為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而得以確立。這標誌著禪宗僧團在經濟上的獨立,擺脫了檀越依附制度的困惑。同時,隨著禪宗的發展,中心寺院逐漸轉移到深山和偏僻地區,隨著施主供養的減少,寺院經濟已經人不敷出,再加上中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影響,僧團自己從事生產勞動,也是勢所必然的事情。
(二)、「農禪並重」對古代農業社會發展的貢獻
中國以農立國,農業不但是國家主要經濟來源,人民也從農業中培養出刻苦、耐勞、勤儉的精神,這種精神與佛教惜福愛物、精進忍耐的觀念十分相契。尤其禪宗僧侶,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樹立修行生活的榜樣,在許多大師躬行履踐下,客觀上為當時整個農產事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進步作出了不朽貢獻。
(1)、對農業的貢獻:如唐代普願禪師在池陽南泉山谷伐木建庵,蓑笠飯牛,開墾荒野,辟為良田,達三十年之久;唐代佛日普光禪師,發動僧信勸募,購海埔地一千多畝,披荊斬棘,建築岸堤,命名為廣利莊,年收入千斛之多。又如:隋代智顗大師在浙江天臺山創建國清寺等十二座道場、北魏佛陀禪師于河南嵩山營構少林寺、東晉慧遠大師于江西廬山辟建東林寺、清朝宗仰上人于南京攝山重建棲霞寺以及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等。山林蘊育佛教的發展,而寺院道場的清淨莊嚴,也為國家社會帶來豐富的觀光資源和財富。還如:宋朝維溪法師曾在福州長樂縣綿亭洋以九年的時間截十二脈小溪,築堤801丈,灌溉農田四十頃。元佑四年,靈德縣赤鑒湖,由裡人林圭和靈泉寺養譽法師修建三十丈長的泅洲橋,築寬二丈之堤兩裡,可灌溉農田三百多頃。諸如此類建設工程,對農業的推展及造福鄉粹實是功不可沒。
(2)、社會慈善事業:為解決天災人禍的饑荒年時農民的生活問題,歷經北周廢佛法難的僧官沙門統曇曜,奏請北魏文成帝在州鎮設立「僧只戶」制度。所謂僧只戶是:每逢歲豐,由人民繳納僧曹公署(管轄寺院的總機關,如同現今的佛教會)六十石的穀子,以備饑荒時賑災之用,繳交穀子的民戶就稱「僧只戶」,其所繳交的穀子則稱為「僧只栗」。這些僧只栗儲存下來,若遇荒歉之年,則無條件賑放饑民以應急用,待豐年時再歸還,平時則加以活用,作為融通農民經濟的基金。這是為救助農民而設立的福利制度,類似隋、唐、宋時義倉、常平倉、青苗法及現代農會、合作社的性質。在當時甚受歡迎,是佛教輔助國家的一種社會慈善事業,對於濟助當時農業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
(3)、佛教因果觀念的教化:僧侶的主要事業仍是弘法利生,因此在與農民往來的同時,佛教教義也在無形中傳播開來。其中情福愛物、福田及種子的思想,與農作物的春耕秋收的因果道理相同,因此,教義傳播對農民因果道德觀念的建設影響最大。農村生活一向困苦,農民對於佛教「生怕踩痛大地」的慈悲愛物觀念及「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的感恩情福教義特別能接受,這對於農民心靈及整個農村的精神生活品質的提升有實質的助益。
千百年來,佛教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社會紮下深厚的基礎,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都應歸功於佛教對人世間的長期奉獻。只有這樣,佛教才能夠在中國社會取得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三、當今佛教界在「農禪並重」方面的發展及其困境
(一)、當今佛教界在「農禪並重」方面的發展
廿世紀八十年代初,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提出「人間佛教」。即是以人生為本或以人為中心,其核心是「一個思想」、「三個傳統」。「一個思想」即「人間佛教積極進取的思想」,佛教要順應時代,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三個傳統」即是要繼承和發揚佛教的農禪並重、學術研究、國際友好交流的優良傳統。以農禪並重做到修行與勞動並重,維持經濟獨立,達到自給自養;以學術研究做到發揚佛教真理;建立正信,履行正道,弘法利生;以國際友好交流維護世界和平,消滅戰爭,淨化世間。全國各地寺廟堅持「一個思想」、「三個傳統」的原則,在農禪並重的繼承和發揚上做出了諸多貢獻:
江西省去居山真如寺禪農並重,四周稻田均為寺僧自耕自食,1998年抗洪救災時還捐贈過十萬斤谷米。浙江省天臺山國清寺現有山林3280畝左右,高明寺200畝左右,方廣寺365畝左右。
上海玉佛寺為信眾服務的素齋部、法物流通處和上客堂等的收入(包括外匯收入),約占全寺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
福建省閩侯縣崇聖寺重視綠化和提高寺院文化品味,先後植樹三千畝,現已成林;種毛竹二千多株,現已發展到二三萬株;近年還培植了梅花近萬株,牡丹二千多株,並舉行了牡丹花展以及書畫藝術展。
湖南省南嶽衡山的各大寺廟,積極投入旅遊事業。他們在祝聖寺辦起了素席館,在上封寺辦起了招待所,在廣濟寺辦起了茶園,在南台寺開辦了佛經流通處,為廣大的遊客提供吃、住、遊、購服務,每年不但養活了幾百名僧人,而且還有節餘進行慈善救助活動。
福建省莆田市廣化寺要求僧人農禪並重,寺後有100多畝山林,種上了果樹、香蕉等,至今保持農禪並重的優良傳統。
福州象峰崇福寺辦制香組、縫紉組及骨灰寄存等,服務社會善信,成為四方尼眾所嚮往的修學勝地。
(二)、當今佛教界在「農禪並重」上的困境
現代社會快速變遷之後,佛教如何遷就人世價值,而不會損害到出世價值的目標?出家僧團對社會事務的涉入,應如何定位?人間佛教在全球華人世界中已成為主流思維;但在實踐上是否有所誤解與偏離?眼下,由於科技的飛躍發展,物質方面的鼓勵佔有、享用,可謂風靡整個「地球村」。在大陸,「人間佛教這一口號被很多搞世俗化的僧侶及社會上很多人曲解,閹割了修證成佛的終極目標」。於是,農禪並重抽掉了禪(修證)的內涵,光變成了農(經濟活動)了。這個根本動搖了,國際友好交往與注重學術研究就純粹成了世俗的活動。因此有識之士呼籲強調佛法與世間不共的地方,即是佛教獨特的修證精神,以及由此所開發的獨特智慧。
四、廿一世紀「農禪並重」的繼承和發揚
「農禪並重」是我國古代大德高僧經過幾百年的探索與實踐而建立起來的叢林風規,在新的社會條件下,「農」即是指有益於社會的生產和服務性勞動,「禪」可以擴大於整個佛法的修學,以適應禪宗以外各宗的需要。佛教徒要發揚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在做好佛教修學的同時,積極參加弘法利生和一切社會服務事業的實踐。這樣做是「淨佛世界,成就眾生」的需要,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體現。
因此,宗教與社會相適應,既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對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宗教在我國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的必由之路。佛教在繼承「農禪並重」優良傳統的前提下,大力開展佛教農業建設,是走建設人間佛教道路的重要手段。
(一)、佛教農業的概念
所謂佛教農業是指以寺院(或佛教協會)為基本單位,在堅持「人間佛教」的一種思想(人間佛教積極進取的思想)、三個傳統(農禪並重、注重學術研究、國際友好交流)的指導下,充分發揮「農禪並重」在寺院經濟中的指導性作用,以貼近自然的農業生產為主要方式,將佛教獨特的修證精神融入其中,積極開展對社會有益並獲得合理價值的農業勞動。
(二)、佛教農業類型及創建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學、住持、弘揚佛法的道場,是保存、發揚佛教文化的場所,是僧人從事服務社會、造福人類活動的基地,具體在佛教農業建設上,可採取兩大類型六種具體的創建模式。
1、莊嚴國土型
莊嚴國土型,重在強調利用自然的、生態的、環保的農業生產優勢,不斷綠化、美化、淨化寺院環境,創造美好的人間淨土。包括傳統農業模式,自然生態模式,環保模式。
第一,傳統農業模式
主要表現為村廟。村廟一般位於村落的中心地帶,據調查,村廟是一個多種文化的綜合體,村莊是原始農業文明的產物。而佛教僧侶,參與村舍的管理,指導人民的生活。僧侶和佛廟是村莊社會活動的中心,除了傳播佛法之外,僧侶也參加世俗的活動,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第二,自然生態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體現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自然山川與建築、綠化的景觀以及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將審美活動引申到哲學高度,引導人們進入禪境。作為遊人、香客,從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經一偈都可體會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們正是通過此種親切的感受來認識佛教。佛寺自然景觀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則是其基礎。
第三,環保模式
基於佛陀所說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理念,佛教主張在環境尚未被破壞之前,就應該進行互利共生的措施。亦即從事環保不是為了爭取生存空間,而是希望擁有平衡的自然生態。現代的佛教界,也因應時代的變化,而有種種實際的環保運動與措施。
2、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強調佛教中慈悲的、濟世的、利眾的人文思想,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改善環境,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品位,從而在作務之中淨化世道人心。包括產業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貧救困模式。
第一,產業化模式
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禪僧務農,大都植樹造林,種地栽茶。制茶飲茶,相沿成習。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如佛茶、鐵觀音,即禪僧所命名。其於茶之種植、採擷、焙制、煎泡、晶酌,多有創造。中國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禪融為一體而成為中國的茶禪文化。目前僧俗兩界都在大力開發佛茶發展佛茶經濟,進行產業化開發,取得了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臺灣的有機農業近年來穩定增長,一個重要因素,是由佛教福智事業成立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一方面輔導生產者從事有機農業經營,一方面也成立裡仁公司進行產品之銷售,可說同時兼重生產與消費,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間交易信任的橋樑,這也是另一種重要的組織經營形態。
第二,素食文化模式
眾所周知,佛教是講慈悲戒殺生的,但在傳人我國初期,僧人還允許吃三淨肉。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梁武帝篤信佛教,嚴禁僧人食一切葷,從此全國成千上萬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說正是出於對素食的提倡,才使中華素食體系得以形成並大放異彩。兩千多年來,它一直以田園生活的清新氣息和佛道兩教的濃郁色彩,活躍在名山古刹的齋堂和南北都會的素菜館中,深受中外僧、俗人士的喜愛。
第三,扶貧救困模式
僧團要在社會上立穩腳跟,除了內部的建設,還當謹記六祖名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黨,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本著濟世利人的大乘精神,深入社會,調查民情,切實做好扶貧救困的工作。一座寺院,地處一村、一鎮、一路、一區之中,就可為這一村、一鎮、一路、一區的老百姓做些有益的福利事業。只有密切聯繫民眾,服務世人,才能博得社會大眾的認可。僧團之興,必自此始。
總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是千真萬確的至理名言,任何一個集團的興衰繼絕,其關鍵的因素還在人為。因此,值此政治開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穩定的有利時機,出家人中的有識之士應當勇發大願,同心同德,攜手並進,為開拓僧團的新局面、為展現佛教的新氣象而踏實地做事。
五、結論
(一)、「農禪並重」優良傳統是寺院經濟發展的根源,新的時期應該繼承和發揚。
(二)、佛教農業是發揚「農禪並重」優良傳統,走「人間佛教」道路的重要手段。
(三)、佛教農業創建模式為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提供了具體途徑。
二十一世紀,佛教界在「人間佛教」旗幟下所實踐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大力發展佛教農業建設,夯實「農禪並重」基礎,這是佛教寺院經濟得以良性發展的實現方式,是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具體體現。
(姜程感工作單位為安徽省九華山風景區,董召榮工作單位為安徽農業大學農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星橋:《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研討會》在上海隆重舉行,《法音》2000年第10期,第11—12頁。
2、默雷:《佛教寺院經濟掃描》,《法音》,1996年第9期,第24頁。
3、聖凱:《論中國佛教對生產作務態度的轉變》,《法音》,2000年第8期,第24頁。
4、http://www.edud.net/teach/renbudd/teach-renbudd-20020311-37.html.
5、惟賢:《玄奘精神與人間佛教》,《法音》,2000年第1期,第12頁。
6、http://www.uzl.com/ttfzsy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