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誌和尚十二時頌
文章來源:寶華山隆昌寺
「十二時辰頌」,載於《景德傳燈錄》,標明的作者是「寶誌和尚」。要知道寶誌和尚(418—514)是南北朝時期的高僧,圓寂於梁武帝天監十三年,世壽九十七。那時達摩大師還沒有到中國來。而這篇「十二時辰頌」的內容,全是唐末五代後的禪宗特色,南北朝時期是沒有這種特色的。如「只守玄,沒文字」,「不曾迷,莫求悟」,「超釋迦,超祖代」等「超佛越祖」,「無迷無悟」的思想,都是在唐末「祖師禪」形成氣候以來才形諸文字的。而且,這篇「十二時辰頌」的文體,也毫無南北朝時期的特點,而與唐末五代的禪文化相近。
在梁代《高僧傳》中,因寶誌和尚曾示現種種神通,年壽又高,故被列在「神異」一類的高僧中,這就更使他顯得「神異莫測」了。加之梁武帝曾問他:「弟子煩惑未除,何以治之?」他回答說:「十二」。梁武帝又問:「其旨如何?」他回答說:「在書字時節刻漏中」。因他有這個「十二」和「刻漏中」的答話,估計宋人編《景德傳燈錄》時,就把佚名的「十二時辰頌」放在他的名下。要知道,在梁武帝時期,中國佛教尚處於向印度佛教翻譯、學習和消化的階段,像這樣「道地」的「祖師禪」思維方式,哪裡可能會有如此成熟地表現呢?
雖然如此,這篇「頌」的確寫得極妙,而且開了禪宗內「十二時辰頌」的先河,並提倡修行者們在每天的這個「十二時辰」中,念念不忘於修行,念念不忘於見道。因為有了這新穎獨特的表達方式,後來以「十二時辰」「作歌作頌的不少,形成了一股風氣,甚至影響到道教的內丹修煉。下面,我們還是逐「時」加以探討吧。
原文:
平旦寅,狂機內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不信常擎如意寶。
若捉(逐)物,入迷津,但有纖毫即是塵。
不著舊時無相貌,外求知識也非真。
品析:
平旦寅,狂機內有道人身。
在多數的「十二時歌」中,都是以寅時作為開句的,為什麼不從子時起始呢?這裡有個晝夜問題。丑時雞鳴,寅時起床。「一天之計在於晨」,中國古人很講究作息之道,雖是「日出而作,日沒而息」,但修行者是不敢戀床的,雞叫後就得開始做一天的功課了。而且精神活動的開展,也是在睡醒之時。「清明在形,志氣如神」嘛。所以,在這個時候,才是「一陽初動」的「活子時」。
而恰恰是這個「一陽初動」的「活子時」,這個「明明歷歷,一念不生」之際,就是「道人身」。這是任何人每天都要經歷的一種精神狀態,可惜的是,沒有幾個人能在其中體驗到這種「道人」的滋味,這個「道人」在醒來的刹那間就「外出雲遊」了,人們的精神,立即被天羅地網般的「狂機」所遮掩。
這種「發現」對道教的內丹很有啟示,煉內丹,這是下手「采」藥的關鍵時刻,但是卻極難把握好。而筆者這裡,也是借用道教內丹心法作了相應的說明,因內丹非本文所及,故無須多費筆墨了。不過,可以從中看到禪宗與內丹的微妙關係。
窮苦已經無量劫,不信常擎如意寶。
因為這個「道人--佛性禪心」被深掩在「狂機--煩惱」中,不得顯示。所以,在「無量劫」中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哪裡知道就在這「窮苦」之中,「道人」--佛性禪心卻從未離開過我們半步,人們為什麼不知道這個「如意珍」呢?
若捉(逐)物,入迷津,但有纖毫即是塵。
人們不知返觀內照,而是向外尋覓,為外境所轉,這就陷入「迷津」。因為向外尋覓的,哪怕細微如「纖毫」,都是「塵」,都會為「塵」所染啊!
不著舊時無相貌,外求知識也非真。
不要執著於過去,過去已過去,它是「無相」的,你又哪裡能留它得住呢?不論過去、未來,對我們來說都是「外」,其所給予的「知識」,是妄非真啊!
原文:
日出卯,用處不鬚(須)生善巧。
縱使神光照有無,起意便隨魔事擾。
縱施功,終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
不用安排只麼從,何曾心地起煩惱。
品析:
日出卯,用處不鬚(須)生善巧。
這裡進入了「卯」時,中國的「十二時」,「子」時是半夜十一點至淩晨一點,「丑」時是一至三點,「寅」是三至五點,以此類推。「卯」時是五至七點,太陽出來了,一天的勞作可以開始了。對修行人來說,「十二時」是自然運行的,不必在其中去橫生枝節,去弄什麼「善巧」,隨緣應事,做該做的事就行了。
縱使神光照有無,起意便隨魔事擾。
「神光」指我們的精神認識,這個認識,當然能分別「有無」等各種理事。但對於外境外物,不須「起意」--人們的動機、欲望、及是非判斷是天生的,無法阻止的,但恰恰就因如此,使自己陷在「魔事」中,為「魔事」--煩惱所擾。
縱施功,終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
「起意施功」,欲有所作為,但這一切都是「有為法」,不能了生脫死,不能明心見性。用《周易》的話說:「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只要一動,就有是非成敗,榮辱得失,就有與你對立的人和事與你相「拗」啊!
不用安排只麼從,何曾心地起煩惱。
人們若能心不起念,不求功用,內不見己,外不見人,隨緣過日。這樣沒有是非成敗與你相「拗」。當然不會起「煩惱」了。
原文:
食時辰,無明本是釋迦身。
坐臥不知原是道,只麼忙忙受苦辛。
認聲色,覓疏親,只是他家染污人。
若擬將心求佛道,問取虛空始出塵。
品析:
食時辰,無明本是釋迦身。
七至九點是「辰」時,這是吃早飯的時刻。進食獲取維持生命的能量,這種「獲取」的能動狀態,是「貪」的根源,也是「無明」--無知的根源。在佛教內,是必須堅決除斷的。但是,只有見道後才會知道,這個「無明」,恰恰就是菩提本身,而且是佛的法身。
坐臥不知原是道,只麼忙忙受苦辛。
人們不知道潛行、支配我們行住坐臥的那個力量就是大道,所以,在汲汲碌碌中如無頭蒼蠅一樣,東碰西撞,備受「苦辛」。
認聲色,覓疏親,只是他家染污人。
人們見色聞聲,都會因自己的好惡而取捨。因而有「疏親」的感受,如「好好色、惡惡臭」這是人的天性。正是這種因分別而帶來的取捨「疏親」的支配,就使人們在萬事萬物中不自覺地受到了「染污」,失去了清淨明覺和平等的心靈。
若擬將心求佛道,問取虛空始出塵。
人們若有心求佛求道,那就應該看看「虛空」是怎麼回事。「虛空」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且不論大小、善惡、美醜。但它本身卻是空空如也,一物不有。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會看到離開紅塵世間的方向。
原文: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
假饒通達祖師言,莫向心中安了叉。
只守玄,沒文字,認著依前還不是。
暫時自肯不追尋,曠劫不遭魔境使。
品析: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
「禺中」即近午之時,也就是九至十一點的「巳」時。太陽都快中天了,天下萬物,明明歷歷,無物遺漏,這時你心中還不能明白,還不能「了」,就難以教育,難以通達了。
假饒通達祖師言,莫向心中安了叉。
這一句對用功極為重要。如果你明白了祖師們所開示的道理,千萬不要當成「寶」把它放在心中捨不得,認為自己通達「了義」——見道了。這是極其錯誤的。
只守玄,沒文字,認著依前還不是。
在這裡,你要在心中「守」住那個「玄」,或「玄之又玄」的精神狀態,在這裡是沒有「文字」--道理、教條可言的,說「守」其實都不對。因為如果你落上「文字」式的認識上,或有心去「守」,那麼一切功夫全白用了,你仍舊和往常一樣,「不是」--沒有入門啊!
暫時自肯不追尋,曠劫不遭魔境使。
「自肯」是對見道達到的一種自信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中,「守」都是多餘的,是功夫未純熟的階段。你若對大道有自信之感,不再向外「追尋」了,那麼,以後生生世世,就不會陷入「魔境」,更不會為「魔」所使了。
原文:
日南午,四大身中無價寶。
陽焰空花不肯拋,作意修行轉辛苦。
不曾迷,莫求悟,任爾朝陽幾回暮。
有相身中無相身,無明路上無生路。
品析:
日南午,四大身中無價寶。
十一至一點,是日輪當頂之「午」時。因中國處於北半球,所以太陽在正午時都處在正南方。太陽是生命之源,是「無價寶」。人們的「四大」--由「地水火風」所組成的這個身體中也有如同太陽這樣的「無價寶」,人們知道嗎?
陽焰空花不肯拋,作意修行轉辛苦。
「陽焰」是陽光中浮動的塵埃,不是陽光本身;空花虛幻不實,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不是實在的花月。修行者不要把「陽焰空花」當真,捨不得拋棄,不然為追逐這些虛幻之物而辛苦修行,真是白費功夫。
不曾迷,莫求悟,任爾朝陽幾回暮。
佛性禪心,菩提涅槃之性,何曾有「迷」,對它來說,又何須去「悟」。它永遠處在「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的狀態中,所以「任爾朝陽幾回暮」--與它全不相干啊!
有相身中無相身,無明路上無生路。
無相的佛性禪心,就寓居在我們這個「有相身」中。「有相身」走的是「無明路」,而「無相身」卻永遠處在「無生路」--不生不滅之中。能使這有相無相,無明無生融為一體嗎?
原文: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義。
它家文字沒親疏,莫起功夫求的意。
任縱橫,絕忌諱,長在人間不居世。
運用不離聲色中,歷劫何曾暫拋離。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義。
日輪初斜向西,下午一至三點就是「未」時了。這時,一天的日子已經過半。雖然是「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月尚無了期,人心又哪裡去找「了義」呢?若說「了」,了猶未了啊,豈不使人永無寧日了麼!
它家文字沒親疏,莫起功夫求的意。
對於佛性禪心,語言文字與它有什麼關係呢?談不上「親」,也談不上「疏」,儘管一切文化文明都是由它產生出來的。所以,尋根問本,「文字」只是它的枝葉,所以不能在「文字」上求「的意」--裡面可找不到終極真理的。
任縱橫,絕忌諱,長在人間不居世。
佛性禪心就是大道,它在人生宇宙中,的確是「任縱橫,絕忌諱」的,萬事萬物無不在其中出沒。他雖與我們「同在」於人間,但在人間卻找不到它的蹤跡,它到底居處在哪裡呢?
運用不離聲色中,歷劫何曾暫拋離。
它就在人們見色聞聲之中,在生活工作之中,生生世世,都沒有離開我們,你要「拋離」也不行啊!
原文:
晡時申,學道先須不厭貧。
有相本來權積聚,無形何用要安真。
作淨潔,卻勞神,莫認愚癡作近鄰。
言下不求無處所,暫時喚作出家人。
品析:
晡時申,學道先須不厭貧。
「晡時」就是申時,是下午三至五點這個時候。學道的人,首先得把富貴貧賤等種種念頭放下,一心向道,若不安於貧,或捨不得富貴,那麼道心就不堅固,又怎能使自己在艱苦的修行中堅持到底呢?
有相本來權積聚,無形何用要安真。
所謂榮辱得失,富貴貧賤,佛教認為這一切都是由「業力」積聚的「有相」之物,這些「有相」的「積聚」,都是有生有滅的,又何須看重。而「無形無相」的「真」--佛性禪心,本自具足,本來不動,也用不著去「安」置它。
作淨潔,卻勞神,莫認愚癡作近鄰。
有的人,在精神中好潔成癖,行住坐臥都要「一塵不染」,不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道理。所以,太過於「勞神」了!這其實也是「愚癡」的表現,與「愚癡」作「近鄰」,那離菩提智慧就遠了。
言下不求無處所,暫時喚作出家人。
如果人們能做到「不著不執」,在精神上神遊無方,那麼,雖未出家為僧,也可以「暫時喚作出家人」。六祖大師說:「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
日入酉,虛幻聲音終不久。
禪悅珍羞尚不餐,誰能更飲無明酒。
沒可拋,無物守,蕩蕩逍遙不曾有。
縱爾多聞達古今,也是癡狂外邊走。
品析:
日入酉,虛幻聲音終不久。
酉時是下午五至七點日落之時。太陽一落,萬物歸寂,白天的喧鬧全都不見了。
禪悅珍羞尚不餐,誰能更飲無明酒。
修行人以「禪悅為食」,在「禪悅」中,身心處於「妙樂」之中,對世間的「珍羞美味」--榮華富貴又怎麼看得起呢?又怎麼會落入「無明」之中,被「無明酒」薰得昏昏沉沉呢?
沒可拋,無物守,蕩蕩逍遙不曾有。
在「禪悅」中,佛性禪心使人處於一種超然愉悅的狀態,這裡,說有不有,說空不空,所以既「沒可拋」,亦「無物守」,空明自得,不計其餘了。其中的「逍遙」快活,真是「世未曾有」啊!
縱爾多聞達古今,也是癡狂外邊走。
佛性禪心是「沒可拋,無物守」的,而「多聞」哪怕你窮究古今,都屬「物」,而且是「外物」,與大道毫不相干,若陷在其中,就成「癡狂外邊走」了,豈不可悲。
原文:
黃昏戌,狂子施功入暗室。
假使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
擬思量,卻唧啾,轉使心頭黑如漆。
晝夜舒光照有無,癡人喚作波羅蜜。
品析:
黃昏戌,狂子施功入暗室。
到了黃昏後的七至九點,就是「戌」時了。天地早已入夜--進入「暗室」了。這時對修行人來說,正是坐禪用功的時候。但千萬注意要任其自然,不可「施功」,妄動」真念」,不然就非「真人」而成「狂子」了。恰如六祖大師所說:「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這個「看」,就是指有目的的「施功」。
假使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
人們的佛性禪心,是徹古徹今,通未來際,貫通「無量時」的。但是無論過去、現在、未來,都必須在「今日」的現在中通行,而這個現在,是清淨不動的,不變不易的。不可能昨天看見的貓,今天在眼中就變成了老虎。又不會把二加二等於四算成等於五。所以,「今日」觀照著的清淨心是永恆不動不易的。
擬思量,卻唧啾,轉使心頭黑如漆。
「思量」,會使無盡的精神被局限在某種受規定的範圍內。「唧啾」,嘰嘰咕咕會使心理陷在那無窮的是非之中,這樣一來,就使圓潔光明之心,染汙得「黑如漆」了。
晝夜舒光照有無,癡人喚作波羅蜜。
人們不能賣弄聰明,不分時日地陷在「有無」的名相「戲論」中,還認為自己「智慧無礙」到達了彼岸--「波羅蜜」了。
原文:
人定亥,勇猛精進成懈怠。
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
超釋迦,超祖代,心有微塵還窒閡。
廓然無事常清淨,他家自有通人愛。
品析:
人定亥,勇猛精進成懈怠。
到了晚上九至十一點,就是「亥」時了。人們絕大多數(當時的中國尚沒有「夜生活」)都沉入了夢鄉。某些修行的人也正是「入定」之時。白天的忙忙碌碌,這時全都「懈怠」了,自然規律如此,人們不可能沒日沒夜的窮幹,休息是必須的。
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
只有到了睡覺之時,而且大家都沉睡之時,這時自然而然地萬緣放下,過去的讓它過去,明天的等待明天。這時唯一的事就是放鬆睡覺,再不存在「修學」的念頭了。這可是「無相光中常自在」之境啊!可惜的是,人們對此卻一無所知。所以,雪峰義存禪師心中放不下時,他的師兄岩頭說,「且睡去,管那些幹什麼!」
超釋迦,超祖代,心有微塵還窒閡。
在這「常自在」的「無相光」中,可是超佛越祖的境象啊!不過千萬留心,只要心中有絲毫「微塵」--念頭,這個「無相光」就被「窒閡」了,離你千山萬水了。
廓然無事常清淨,他家自有通人愛。
心無「微塵窒閡」,就是「清淨」,就是「廓然無事」。這時人雖不識,你卻可以「顧影自憐」,而見道之人愛的也只是「這個」啊!
原文:
夜半子,心住無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屬有無,用時便得沒文字。
祖師言,外邊事,識取起時還不是。
作意搜求實沒蹤,生死魔來任相試。
品析:
夜半子,心住無生即生死。
晚上十一點至淩晨一點,是午夜。這時人們完全沉睡了,不可能參與外界活動。也可以說,此時的心,是處於「無生」狀態之中,儘管絕大多數的人有夢。熟睡中的人,說「生」不像「生」--失去了在事物中「縱橫」的能力,手腳眼耳都失去作用了。說「死」不像「死」,畢竟明天還會醒來,畢竟尚未躺進棺木。這恰恰處於「生死」之間。人們平常好談「生死」這一問題。但對這樣的「生死」卻極少有人在其中細加體味,睡就睡,醒就醒嘛,哪裡會在這上面去用心呢?更談不上使自己「心住無生」了。
生死何曾屬有無,用時便得沒文字。
「生死」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是不能以「有無」來衡量的。當然,對他人則少不了這個衡量。自己永遠與自己在一起,並不感到這個「我」從那什麼地方生出來,父母好像也不能賦給子女們這個「我」。同樣,「我」與自己同在,不可能設想它會死。所以,對「我」的這個精神.觀照本身而言,說它「有」,它空空如也,說它「無」,它又明明白白,實實在在。這能用生死有無來衡量嗎?它日日伴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卻從來沒有為人們留下什麼「文字」記錄,或說明它是什麼。
祖師言,外邊事,識取起時還不是。
那麼,佛菩薩不是對此有很多說明和解釋嗎?是的,但那是佛菩薩的,與你無關,對自己而言,都是「外邊事」。那怕他懂了,悟了佛祖們所說的一切,對你的「那個」,仍然還是「不是」啊。不見船子和尚那名句名言嗎?「一句合頭語,萬世系驢橛」啊!
作意搜求實沒蹤,生死魔來任相試。
既然佛祖之言都是「外邊事」,那麼,就在自己身心內「大索」一番吧。也不行,它可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越去搜尋,越無蹤影。人們與它無緣嗎?也不是。當「生死」到來之時,當種種「魔」來之時,你或可能發現它的蹤跡,試一試它的能耐了。
原文:
雞鳴丑,一顆圓珠明已久。
內外接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
不見頭,又無手,世界壞時渠不朽。
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這如今誰動手。
品析:
雞鳴丑,一顆圓珠明已久。
雞叫之時,正當淩晨一至三點。人們在睡夢中被雞聲喚醒。就在這醒來的刹那間,人們是否能感覺到那顆從未失去光明的「圓珠」--佛性禪心呢?它若不存在,雞叫之聲為什麼會聽得見,並把我們喚醒了呢?再深入一步說,是雞叫喚醒了人們,還是在身心內另有一個東西喚醒了自己呢?這一時刻,是人們用功的最佳的時刻。生死之奧,迷悟之道,全都會從中顯透出來,不過,人們是否會有雅興在其中費心呢?
內外接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
使自己一覺醒來的力量,使自己忽然從「死人」變成「活人」的那個玄不可測的力量是什麼?對外而言,肯定不是雞叫。對內而言,也決不是理智。理智是不可能對生命、對生死產生多大的力量的。如一個癱瘓病人,無論是智若天人,對自己的手腳也是毫無辦法的。所以,對於它,「內外接尋覓總無」。但一當醒來,面對各種「境」,各種事,它卻可以「大有作為」。
不見頭,又無手,世界壞時渠不朽。
我們的肉體,當然有頭有手,有生有死。可是對於它,卻無頭無手。哪怕到了世界末日,它也是「永垂不朽」的。
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這如今誰動手。
以上種種說法,認識,是寶誌大師這樣見道之士所言,對於那些未能明心見性的人來說,對以上所「言」,應該好好去領會一番。注意!千萬注意,就是「如今」這個精神的主觀能動狀態,但有誰在修行中,是在「這裡」下手的呢!
寶誌和尚十二時頌(全文)
平旦寅,狂機內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纖毫即是塵。
不著舊時無相貌,外求知識也非真。
日出卯,用處不鬚生善巧。
縱使神光照有無,起意便遭魔事擾。
若施功,終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
不用安排只麼從,何曾心地起煩惱。
食時辰,無明本是釋迦身。
坐臥不知原是道,只麼忙忙受苦辛。
認聲色,覓疏親,只是他家染汙人。
若擬將心求佛道,問取虛空始出塵。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
假饒通達祖師言,莫向心頭安了義。
只守玄,沒文字,認著依前還不是。
暫時自肯不追尋,曠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四大身中無價寶。
陽焰空花不肯拋,作意修行轉辛苦。
不曾迷,莫求悟,任爾朝陽幾回暮。
有相身中無相身,無明路上無生路。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義?
他家文字沒親疏,勿起功夫求的意。
任縱橫,絕忌諱,長在人間不居世。
運用不離聲色中,歷劫何曾暫拋棄。
晡時申,學道先須不厭貧。
有相本來權積聚,無形何用要安真。
作淨潔,卻勞神,莫認愚癡作近鄰。
言下不求無處所,暫時喚作出家人。
日入酉,虛幻聲音終不久。
禪說珍羞尚不餐,誰能更飲無明酒。
沒可拋,無物守,蕩蕩逍遙不曾有。
縱爾多聞達古今,也是癡狂外邊走。
黃昏戍,狂子施工投暗室。
假使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
擬商量,卻啾唧,轉使心頭黑似添。
晝夜舒光照有無,癡人喚作波羅蜜。
人定亥,勇猛精進成懈怠。
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
超釋迦,超祖代,心有微塵還窒閡。
廓然無事頓清閒,他家自有通人愛。
夜半子,心住無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屬有無,用時便用沒文字。
祖師言,外邊事,識取起時還不是。
作意搜求實沒蹤,生死魔來任相試。
雞鳴丑,一顆圓光明已久。
內外接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
不見頭,又無手,世界壞時渠不朽。
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這如今誰動口。
文章來源:寶華山隆昌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