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十月廿七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永明延壽的心行實踐論
來源:中國宗教網 作者:廈門大學哲學系 田青青 2017-01-26

永明延壽的心行實踐論

來源:中國宗教網 作者:廈門大學哲學系 田青青

佛教的魅力,在於向修行者提供一套系統的內證實踐方法,修行者通過這種方法達到心物兩忘、照見無我空性的殊勝境界。永明延壽的心行實踐論,就是這樣一種內證實踐方法。

永明延壽是唐末五代宋初吳越地區禪僧,是中國佛教史上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之一。他以禪宗如來藏真心為體,以《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為基本理論模式,構建了融會禪淨為一爐的佛教心學體系。

一、三學一體,定慧相資

小乘佛教認為戒、定、慧三學有嚴明的次第:持戒淨心,心淨生定,由定發慧,戒、定是開顯般若智慧必不可少的心性修持功夫。大乘佛教則認為三學一體,不分彼此,學人修行,於一心中同時具足戒、定、慧。其中,又定為三學中心,因為無論是持戒,還是發慧,都要求學人心地清淨、意態平和。針對唐末五代宋初佛教界的混亂局面,延壽指出“濫參禪門,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割裂戒、定、慧內在的有機聯繫,或偏修戒而局執事相,或偏修定而落入外道癡禪,或偏修慧而以迷為悟。結果使未學之人心生迷惑而壞正信,囿於文字知見而難入實相般若。

為了對治唐末五代宋初流於空疏的教弊和禪弊,引導學人依正法修行,延壽以真心為禪綱,融通大小乘三學,建立了三學一體的心宗觀行體系。延壽說:“身為法聚,無一法出我身田;心為慧光,無一智離我心海。”作為萬物之靈性,人是從己身出發來比照身外的客觀世界,從而形成各種不同的世界觀;作為社會存在,人也會從己身生存的需要出發來觀照社會現實,從而形成價值取向各異的人生觀。佛教將人對世界和人生的體察納入人的內心加以審視,得出萬法皆空的世界觀和無生無我的人生觀。進而用緣起性空說將兩者統一起來,以人法二空說對現實的世界和人生進行徹底的否定,進而引導人追求出世的永恆幸福。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延壽以人的一己之身比附世間萬法,以一己之心統攝出世之法。認為人身心的執著是煩惱無明之源,人的身心執著各種世俗的欲望而橫生種種過患。若要出離生死苦海,必須以戒慧對治身心。身、心既然不可分,則戒、慧自然也不可分。延壽強調戒慧一體,其意在於引導學人遠離形下生活的誘惑,追求形上超越的永恆。

同樣,在定慧關係上,延壽認為:“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發其照。”若修定無般若觀照,則不能定入至寂,不能靜其心;若修慧無禪定助開,則不能誠其意。這是因為,無慧修禪,所得只是事定;若修禪以般若慧直探心源,方名為上定。若不習禪而修慧,所得只是世俗分別小慧;若習禪而修慧,如千年暗室一燈照破。所以學人修行應定慧相資雙運,則空心不動,真心隨緣起用。易言之,定到極處,定即是慧;慧達究竟,慧即是定。

定慧一體是延壽心學重要的理論基礎。

二、一心六度,內外雙照

佈施、忍辱、持戒、禪定、精進、般若六度是大乘佛教成佛度生的攝授法門,是學佛之人觀心實踐的修行法門。六度按悟與未悟可分為內外兩種:內門六度主要是強調悟後以無所住心、實相般若修行六度,積累功德回向眾生;外門六度主要是指未悟之人,依世間俗智修行六度,于修行位中積累見道資糧,以期開悟見實。

延壽對具有唯心特點的內門六度和具有世善特色的外門六度採取了圓融的立場。在他看來,外門六度雖不究竟,卻是未悟之人修行入道的必由之途,更是行內門六度的增上善緣。對於未悟之人來說,重在修行外門六度,積累見道資糧;對於已經證悟的人來說,既要修內門六度以保任,又要隨緣修外門六度行菩薩行,接引未學之人。初學者修行外門六度門,主要目的是為了破心外所執,行六度是摧破凡夫心性中的缺陷:以佈施對治慳貪,以持戒對治破戒作惡,以忍辱對治瞋恚,以精進對治懈怠,以禪定對治散亂心,以般若對治愚癡。

但是,常人很容易錯會聖意而走向六度之行的反面:如佈施供養三寶本來是為了對治慳貪之心,由於經典中有供養功德之說而起貪執之心,結果其行佈施供養的目的變成了求取世間福報。若以這樣的心態修行六度,凡情未斷而生斷滅之心,不入菩提之門。從理事關係的角度來看,此類人錯在執事迷理,以方便為究竟。外門六度是世間智慧,故修此六度實為外門事修,尚須以內門六度之理加以觀照,才能依理行事,逐漸消解各種煩惱垢障。但這並不是說初學者沒有修行外門六度的必要,因為要對治各種煩惱習氣,只能從外門六度下手。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明瞭此事中之理,才能消除修此六度而走向反面的可能性。延壽在《注心賦》中表述“華嚴十度”的內容,即在六度之上增設方便、力、願、智四度,以此十度與十地菩薩的證道次第一一相應。延壽進一步指出,大乘六度菩薩萬行可於真心一念而成就:佈施因心無所取而圓清淨之義,戒因心持而成自性清淨之律,忍辱因心見萬法無生滅而成無生法忍,精進由心性明利而破塵勞之縛,禪定因諦觀心性本空而成王三昧,般若因心靈知寂照而窮幽洞微遍照十方。

三、止行不二,萬善同歸

在延壽看來,菩薩六度萬行皆從自性清淨心中流出,以無所得為方便,度化一切有情含識眾生。為利他覺他故,諸佛菩薩以本願為乘,以萬善為力,磨治眾生八萬四千塵勞,令其除垢破障,徹悟本來面目,證入無餘涅槃。從這個意義上說,諸佛菩薩六度萬行皆從真慈悲心起,故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皆為化他利他善行,以積善之功德回向四眾,莊嚴國土,饒益眾生,利樂有情。對於發菩提心的修行者來說,行外門六度積累資糧,以資加行,於加行位世第一法中依無間定生起上品如實智,證能取所取二空,遠離有所得心而證根本無分別智,即入通達位。于通達位真見道,以根本無分別智證唯識性;複入後相見道,以後得無分別智證唯識相。故諸佛菩薩凡有宣說,皆為以善勸進未學,成就轉識成智、轉凡入聖之功。

為了闡明萬善殊勝功德妙用,延壽從理事、止行的角度指出,只有理事雙行,止行互即才能生起萬善轉凡之功、乘急之力。“達能所空名止善,方便勸修名行善。”“一、理善,即第一義;二、事善,即六度萬行。今時多據理善,若是理善,闡提亦具,何不成佛?是以,須行事善,莊嚴顯理。”若觀心修行入通達位,見能所皆空,即名止善。顧名思義,止善即是善的極致,止為不動之義,止善即是真如一心如如不動之性。在徹悟之前方便勸修六度萬行,即名為行善。由此可見,止善既是學人觀心實踐所證的終極境界,又是外門六度萬善之體,而行善則是止善之事用,即是外門六度萬善。

為了進一步闡明止善與行善的理事體用關係,延壽將善行分為理善和事善兩種:理善即是第一義善,即止善,亦即真如之性;事善是行善,即六度萬行,亦泛指世出世間一切善行事用。延壽認為,如果說持理善而無行善即可解脫成佛,一闡提斷修善盡而不斷善性,理應成佛,而實際上未能成佛。故學人若欲成佛解脫,不能執理廢事,須從踐行事善入手。“(真如)用大者,謂隨染等幻自然大用、報化二身粗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善故也。”理事雙行,止行相資,諸佛菩薩萬行本出乎真如一心,眾生心與諸佛心平等無二,故眾生心中真如用大隨染淨諸緣而幻現自然大用,成就諸佛報化二身粗細之用,令眾生從世善入道觀心修行,最終成就出世第一義善而超凡入聖。由此可以看出,延壽所說的理善、止善實際上都是出世第一義善之異名,事善、行善則是世善之別稱。這實際上是真心緣起論在善性和善行關係上的具體表現,仍然未出一心二門的理論框架:理善、止善、出世第一義善是體,即真如門;事善、行善、世善是用,即生滅門。約分說為二,約合說為一,而實質上無可分,真妄交徹,不一不異。

正因為如此,延壽指出,內門六度與外門六度本來一體,故應理事雙行,止行相資。以一心二門闡釋真如生起萬法,是貫穿延壽心學的理論建構模式。他認為,諸佛菩薩廣行六度萬善,皆為契機照破眾生愚癡煩惱,以酬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本願,所以諸佛菩薩興慈而起無邊之願,運悲而生無量觀行。善惡二性,本乎一心,苦樂二報,皆由心招。止行雙修,成就福慧二業,積成佛之因,受解脫之果。若斷善修惡,自絕解脫之路,積輪回苦報惡因,受六道流轉之苦。延壽指出,善惡苦樂因身口意三業所造,依四緣而生,由因地六位而成,為五果所攝,這些因緣業果都隨一念心之善惡而成就。

延壽以一心為宗,將大乘菩薩萬善萬行攝歸於一心,目的在於勸導學人諸惡莫作,止善行善並行不二,以萬善回向菩提,開顯菩提心,行大乘菩薩道,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在現實中覺悟人生。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