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救助災區、資助貧困地區、幫助失學兒童、關心殘疾人、捐助希望工程等慈善活動中,總是少不了佛教界的身影。可以說,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以慈悲為特徵的佛教對和諧社會的構建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從“慈悲心、佈施之心、報恩思想、大乘經典中的慈善觀念”四個方面論述佛教慈善思想的內涵。
一、慈悲心
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一般作“憐愛”、“憐憫”、“同情”等解。《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這裏的慈有與樂的意思,悲有拔苦的意思。佛視一切眾生為其子,解除人生苦惱,給予人生幸福,這就是佛的慈悲心。但是佛教的這種慈悲,不單在於人間,也被及一切有生之物,大者至於禽獸,小者及看不見的微生物。這種慈悲甚至涉及無情草木,所謂“草木國土,悉皆成佛”,這種慈悲精神貫穿佛教全部教義,成為佛教徒投身慈善事業的理論基礎。菩薩是大乘佛教的修行者、實踐者,救助一切有情眾生者即為菩薩。菩薩的利他行就是慈悲行。佛的慈悲即菩薩的慈悲,因為菩薩是佛的代行者。菩薩對一切眾生伸出慈愛之手,解苦惱者之憂,施貧困者所需,與患病者以藥。中國佛教的著作,大多以慈悲為出發點,用慈善為指導思想,引用經典,示以例證,規勸世人重視慈善事業。
二、佈施之心
佈施為梵語“檀那”義譯。《大乘義章》卷十二說:“言佈施者,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布;掇己惠人曰之為施。”即從慈悲心出發惠人以財,普施他物。佛教的佈施是菩薩行中最重要的行為。菩薩行有六波羅蜜,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佈施為第一,佈施是菩薩成佛的最重要的實踐。
佈施的目的,如《優婆塞戒經》卷五說,行智人之施,為憐憨,為他人得安樂,他人生佈施之心,以斷諸種煩惱,人於涅槃,斷盡有漏。此種佈施,決非為求報酬。如果施財而求所報,這就不是真正的佈施,而是假佈施。真正菩薩行的佈施,是不求所報的佈施,此謂佈施波羅蜜,以與求所報的假名菩薩佈施相區別。《優婆塞戒經》卷五說:“智人行施,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護惜慳貪之人,不為生天人中受樂,不為善名流布于外。不為畏怖三惡道苦,不為他求,不為勝他,不為失財,不以多有,不為不用,不為家法,不為親近。”說明真佈施是只為他人安樂,完全出於自己的憐憫心、慈悲心。
佈施通常包括財施與法施。財施者一般指在家人,法施者一般指出家人。此外尚有各種佈施,如三施、七施、十施,以及無財的七施等。
三、報恩思想
中國的佛教都強調四恩。所謂四恩有各種說法,一般依《心地觀經》說,即佛法僧三寶之恩、父母之恩、國家之恩、眾生之恩。這裏的眾生恩,是指一切眾生之恩、社會之恩。報眾生恩的行為也應該說是慈善的一種形式。
眾生恩應為佛教獨有的,有社會共同體的含義,源于萬物一如的思想、一切平等的觀念。從對自己的生活而感激佛恩,於是就有了眾生恩。佛恩即眾生恩,亦即父母恩、師長恩,以及一切眾生恩,進而包括一切恩。不僅報有生命之物的恩,也報無生命之物、無情之物的恩。
佛教中的佛恩思想,以及眾生恩思想,成為社會救濟的指導原理。
四、大乘經典中的慈善觀念
中國的大乘佛教思想,漸次滲透於民間。宣說大乘佛教菩薩精神的大乘菩薩經典是如何普及,經典中所說的慈善觀念又是什麼呢?不用說,佛教經典的根本精神是佛陀的慈悲心,因此所有經典都離不開慈善的觀念。
《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我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如火宅般的人生苦惱,生老病死四苦的世界,在苦惱之中呻吟的一切眾生,皆是我子,唯我一人能以大悲之心而救護之。發此大誓願的就是佛。佛的這種慈母般的慈悲心,為眾生解除苦惱的大悲心,正是佛教慈善的根本理念。《維摩經》中的維摩居士,對前來探病的人訴說病因時說:“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就很能體現佛教的慈善思想。
《華嚴經》中有著名的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故事。善財童子的誓願,也有慈善的原理:“若有眾生貧窮困乏,來至我所,而有求索。我開庫藏,恣其所取,而語之言,莫造諸惡,莫害眾生,莫起諸見,莫生執著,汝等貧乏,若有所需,當來我所,及四衢道一切諸物,種種具足,隨意而取,毋生疑難。”這完全是理想,但也是佛的慈悲、菩薩的修行。這不僅是對貧困者的物質上的佈施,也是端正其精神生活方式的佈施。慈善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東西”,也在於造就完善的人格,這就是佛教的慈善理念。
一個和諧社會的形成,伴隨著全社會對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伴隨著對這些不幸人群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在和諧社會中,要老有所養,難有所助,危有所救,不是停留在社會的宣傳、媒體的呼籲上,而是體現在“一人有難,大家援助”的群體意識和群體行動上。目前,我國救助弱勢群體的慈善事業的機構還不健全,救助機構的稀少和救助能力的匱乏,與救助物件的眾多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佛教組織及佛教人士應該弘揚佛教中的慈悲和奉獻精神、慈善思想,積極參與、開展社會慈善事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