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十月廿六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生活中的菩提行
行腳僧團.教務團2019 2019-05-22

 

生活中的菩提行

 

學佛修行是不能離開實際生活的,如金剛經的般若深義,即以世尊的日常生活:著衣、持缽、入城、乞食等作為發起序而顯示之,即是有力的明證。固然,了生死是我們的目標,生死不能了,痛苦不能脫,儘管艱苦奮鬥,日夜匪懈,一生又一生地不斷追求幸福的人生,結果總不免生死相續,苦惱無量。然而,生死如何了?

 今日佛教徒把了生死當口頭禪,對「生死」又「了」知多少?很多人望文生義,往往把了字解說為完了,一了百了。這是斷滅論者的妄見,與佛法中道正見相違。

 佛法是理智正覺的實踐宗教,了者覺了、明了、證知之意。於現實生活中,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六根對六塵,如實了知。如念身、受、心、法,正念現前,由淺入深,由散心而定意,由有漏而無漏,這就是了生死的過程。

 古德云:「妄念成生滅,真如不變遷」。由於背離佛法的如實知見,念念與無明相應,所以才淪落為生死凡夫。一旦迷途知返,正覺現前,捨妄歸真,當下就是如如不動,了脫生死的真如境界。

 地藏經云:「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初聞此法語,真令人難以置信。即使是作奸犯科、惡貫滿盈的罪人,偶爾也會起一些善念,做一些善事。何況世上還有不少道德高尚、用功辦道的修行人。從對治、警策的角度看,這句話令人止惡行善,棄暗向明,轉迷成悟。

 日常生活中,時時反省,起多少妄念?存多少正念?一刻、一時、一日,有多少心行與正覺相應?念念不離佛法的如理思惟,則妄念減、正念增,煩惱輕、菩提長。日積月累,終有一天抵達「真如不變遷」的聖境。究竟說來,身為凡夫,在無明未破,未見空性之前,有時也表現出令人讚歎的善行,起心動念,縱然不是罪業,但衡之於諸佛菩薩大人,這是微不足道的,頂多不過是有漏的、不完滿的善心善行,仍然無力跳出生死輪迴的苦海。這是值得立志趨向菩提大道的同人自我反省,時時警覺的。

 佛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我人的行業,一生中的一切行為表現,都是「此心、此意、此識」為主體,它是導演、總司令、指揮中心。十二因緣「無明緣行」,即無明相應的身行、語行、意行,乃是輪迴的動力,有漏生死之根源。諸佛聖人,一樣的具此心,一樣的走路、吃飯、說話,那麼凡聖之間又如何界定?簡言之,聖人是「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發其行;凡夫則有所住而生其心,而作一切行業。因為有所住,有所取,有所著,如是存心,如是發行,如是因緣果報,招感的是憂悲苦惱之果。古德說:「一樣的窗前明月夜,纔有梅花便不同」;有所住與無所住,一字之差,竟然判成凡聖之別。

 中觀思想:緣起性空,配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性空見,「而生其心」是緣起行;本著性空見而起一切行,一切行皆是菩提行。緣起的寂滅:「此滅故彼滅」,以安住性空正見,則無明滅,無明相應諸行滅,生死苦果滅。緣起的生滅:「此生故彼生」,以住自性妄見,則無明生,無明相應諸行生,憂悲苦惱純大苦聚集。緣起與性空,究竟理體無二無別。不證性空,不見緣起;迷於緣起,不了性空。不過相對分別:無所住的性空為本,依本起末,而生其心,而起諸行;攝末歸本,即末不離本,如根本與後得二智的功用不同,而體性則無異。是謂本末不二,真俗無礙。當然,基於「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的修證階梯,依有明空,藉事顯理,體假見真,乃佛法進修不可忽略的課題。如何從現實世間的緣起生滅,如實正觀而趨向出世間的緣起寂滅,無疑是修菩提行者努力的目標所在。

 惠能祖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與世間的不同,緣於眾生的愚迷不覺;如能覺了世間,世間即出世間。佛陀不是教人厭惡世間,逃避現實。唯有如實觀察世間諸行,通達緣起的無常、苦、無我,悟入諸法實相;即世間而出世間,即緣起而悟性空,才是佛陀正確的啟示。

 現代大德提倡:「以出世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可說是對緣起性空、無住生心的簡明詮釋。學佛的三寶弟子,不論佛門法務,社會教育、文化、慈善事業,發心出家或在家居士,生活方式內容或不同,而修行方法,基本原理是沒有兩樣的。務必各站在自己崗位,把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菩提心、菩提行,達到「理和同證」,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如是則「無住生心」、「緣起性空」,再不是玄學者的清談了。

 

.超定法師,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於觀音丈室

.圖片轉載林玄一貼圖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