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國新聞網 / 佛教在線
佛教線上 內蒙古訊 內蒙古文化廳文物局1月4日對外發佈,在內蒙古開展的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發現一卷罕見元代佛經《維摩詰所說經》(即《磧砂藏》之一冊)。經文物專家研究,此為居住在“大元國大都鐘樓西街北”的張遵誨以及夫人、兒子捐資為五臺山金界寺所刻寫的佛經。該佛經見證了元大都的城市街道,其中的“鐘樓西街”一直沿用至今。
消息指,文物專家根據佛經卷末捐資題記研究得知,《維摩詰所說經》是由居住在“大元國大都鐘樓西街北”的張遵誨及其夫人甕吉剌氏(蒙古貴族),與大兒子張洪濤、二兒子住增台(蒙古姓)共同捐資為五臺山金界寺所刻寫的一部佛經。
這部《維摩詰所說經》現藏於內蒙古圖書館,為經折裝,版面尺寸24.5×55釐米,為《磧砂藏》之一冊。《磧砂藏》全稱為《平江府陳湖磧砂延聖院大藏經》,南宋元初刻于平江府陳湖磧砂延聖院,歷時90餘年。上世紀30年代這部藏經曾以陝西開元寺、臥龍寺所藏明洪武年間印本影印行世。
據悉,內蒙古圖書館所藏的這部《維摩詰所說經》佛經卷末刻有蓮花荷葉龕式題記,此為記載印經緣起的印經題記,據此可知此經為張遵誨出資為五臺山金界寺刷印的《磧砂藏》之一冊。
內蒙古文化廳文物局負責人王大方介紹,這部佛經刻于元朝建國後的第15年,元大都(今北京)建成後的第21年。其中捐資人張遵誨在《元史》卷167有傳,其父張惠官至榮祿大夫、平章政事。
王大方稱,文物普查發現的歷史人物能在《元史》有傳者,在全國也極為罕見。記載稱漢族人張遵誨與蒙古貴族女子甕吉剌氏結為夫妻,大兒子名字張洪濤,二兒子名字住增台,見證了元代社會不但有蒙漢通婚,而且有子隨父親姓、或者隨母親姓的社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