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十月廿四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叢林薰修:廿一世紀水陸法會的修行
法鼓山.釋果毅 2017-08-14

廿一世紀水陸法會的修行

.感念聖嚴師父五十年前的一個理想

.法鼓山.釋果毅

法鼓山從2007年首辦「大悲心水陸法會」,即將邁入第四個年度,水陸法會兼顧傳統、創新與環保的改革,也受到好評,並帶動21世紀的水陸法會修行觀,這都緣於聖嚴法師50年前的一個願,希望改革經懺佛事,讓法會富有教育意義,讓在法會中修行的有情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一、前言

水陸法會是漢傳佛教最盛大的一場法會,法鼓山於2007年起開始舉辦,2008年起著手修訂自明清以來幾乎沒有太多修訂的儀軌內容,在傳統的基礎上,為水陸法會開創出嶄新的面貌,突破舊有經懺佛事的格局,結合現代化的概念元素,注入更多修行的實際指導,為已經流傳近一千五百年的水陸法會,在21世紀活出新的生命。

為何要改革水陸法會?

經懺佛事是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聖嚴師父在少年沙彌時期,曾經有過一段「趕經懺」的生活,對於當時極度衰敗的佛教環境,已經變質到幾近表演形式的經懺佛事,有著非常深切的悲痛。曾撰文〈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註1),文中指出「經懺非佛制」、「祖師廣修經懺非為僧眾餬口」,也提醒「勿落原始宗教的泥沼」,是所有主持經懺佛事、參與經懺佛事者,都應該熟讀的一篇文章。

但畢竟經懺佛事在中國行之多年,也有其教化、接引的功能,一昧否定排斥並無濟於事,不如因勢利導,回歸佛法智慧大海,才是積極的作法。所以聖嚴師父在痛陳弊端的同時,更以務實的態度看待經懺佛事。在該文的結論中,聖嚴師父特別指出,舉辦佛事就如同舉辦其他佛教修行活動一樣,必須包含方法的實踐和觀念的指導;並且認為,經懺佛事必須要改良,即使不獲信眾認同,也在所不惜:

佛事總是要做的,不過,理想的佛事,絕不是買賣,應該是修持方法的實踐指導與請求指導,因為僧眾的責任,是在積極的化導,不是消極的以經懺謀生。但願我們的時代,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個轉捩點,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不是舊時代的苟安,或是更糟的延續。如果擔心佛事的改良,影響到經濟的收入,我想,只要做得認真,行得合理,那是無關緊要的。再如擔心一家改良,別家不改,會在某種觀點的競爭上失利,我想,只要做得好,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註2

這篇文章寫於1960年,五十年後的今天,法鼓山舉辦的水陸法會,的確實踐了聖嚴師父的理想,而且也得到信眾的認同和支持。半世紀的歲月,彷彿看到漢傳佛教現代化的一頁歷史,這其中有佛教界的自覺與興革,有民眾宗教信仰水準的提昇,有環保、數位化、國際化的全球趨勢。法鼓山水陸法會的改革修訂,既是時代演進下的水到渠成,更是集眾人智慧,共同努力的成果呈現。

我在2007年首次接觸水陸法會,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人來說,水陸法會中的一切都讓人十分新鮮、好奇,但更多的感想是疑惑和不解,畢竟水陸法會佛事實在太繁複,如果沒有透過結構化的理解,很不容易掌握其脈絡。然而即使如此懵懂,八天法會下來,我的身心卻很安定,有被洗滌淨化的感覺,如同打了一次禪七。這讓我對水陸法會產生很大的興趣,也對法會可以發揮的功能和意義,有一番不同的認識。

有感於歷史上佛法興衰無常,如風燭懸絲,幸賴祖師大德們的悲心願力,佛法得以傳承不絕。就如五十年前聖嚴師父的這份願心(當時聖嚴師父才剛於東初老人座下二度出家),引領著經懺佛事的現代化革新,走出師父所說的「佛教史上的一個轉捩點,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利益無數眾生,而我便是其中之一。為感念聖嚴師父之恩,甘冒淺陋之譏,野人獻曝,分享我對水陸法會的一些粗淺認識,以及參與修行的心得,就當作是一塊敲門磚、墊腳石,希望對有心了解水陸法會的人有所幫助。

二、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的出現,傳說是梁武帝(464549年)所擬製的,不過至今眾說紛紜,未有定論,但可以知道的是,應與梁武帝的《六道慈懺》(即後來的《梁皇寶懺》)有關,甚至可以上溯到唐代密教的「冥道無遮大會」施食法。其後傳承不絕,宋代以後尤其興盛。

水陸儀軌歷代迭有修訂,修訂者不乏文人士子,以及不同宗門的祖師大德,包括:北宋長蘆宗賾禪師(淨土宗、禪宗雲門宗人),南宋志磐大師(天台宗門人、佛教史家),明代蓮池大師(明末四大師之一)等人,都曾編修過水陸法會的儀文或儀軌,可見得水陸法會流傳之普遍。最近一次修訂是1924年的法裕法師,並有印光大師(民初四大師之一)為之作序。(註3)也因為志磐大師的關係,所以水陸法會中有很豐富的天台思想。

水陸法會向有「北水陸」、「南水陸」之分,目前通用的《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會本》(註4)(以下簡稱《會本》),是屬於「南水陸」,也是法鼓山所採用的版本。2008年聖嚴師父指示成立儀軌修訂小組,由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擔任小組總監,果慨法師擔任召集人,小組成員中有僧團常住法師、佛教學者、宗教學者、民俗學者、國文學者等相關領域專家,還有經驗豐富的長老法師,共同針對儀文與儀軌進行全盤精細地修訂,完成後將這套新修的儀軌命名為《大悲心水陸儀軌》。

在聖嚴師父的原則指導下,首先將原懺儀中與正信佛法牴觸的部分,或是借用民間俗儀的部分刪去(註5);其次,將不符環保理念的燒紙馬、紙人、紙衣等作法去除,並以數位牌位取代傳統牌位(註6),減少大量紙張的浪費。

根據儀軌修訂小組成員常智法師的歸納,此次的修訂計有三大重點:

1.以正信佛教為依歸:例如將「告赦」、「送判宣疏」等帶有民間信仰色彩的單元刪除或改編。

2.調整長短適中的佛事,合理的作息安排:例如將過去經常於凌晨三點開始的佛事,一律都改為從早上七點開始,讓大眾能在精神體力較佳的狀況下參加法會,身心獲益也會比較大。

3.文辭義理修訂:例如字詞統一、訂正,修潤平仄、對仗等。

有關修訂的內容,常智法師對此有十分精詳的紀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參閱常智法師的相關演講錄影等。(註7

2008年修訂的版本,於當年年底舉辦的水陸法會便予試行,結果成效十分良好,頗受各界認同。雖然仍有少部分需要調整,但已經具體跨出歷史的一步,將水陸法會成功轉化成具時代精神、適合現代人參加的佛教修行活動。

三、總壇佛事簡介

傳統水陸法會分內壇和外壇,主要以內壇為中心,外壇有十壇,誦法華、華嚴、淨土等諸經,以及禮《梁皇寶懺》(註8)。聖嚴師父認為雖然壇場佛事內容不同,但彼此相互呼應,不應有內外之別,只有總、別功能的不同,所以將「內壇」改稱為「總壇」,取其總攝所有壇場之意。

一般說到水陸法會,所指的便是「總壇」佛事,歷來所有的水陸儀軌,都是針對總壇而說。以下便介紹總壇佛事的內容。

首先,什麼是水陸法會?根據《會本》對水陸法會的定義:

何謂法界,理常一故,諸佛眾生,性平等故。何謂聖凡,十事異故,佛及三乘,是名為聖。六道群生,是名為凡,事雖有十,理常是一。何謂水陸,舉依報故,六凡所依,其處有三,謂水、陸、空,皆受報處。今言水陸,必攝於空,又此二處,其苦重故。何謂普度,無不度故,六道雖殊,俱解脫故。何謂大齋,以食施故,若聖若凡,無不供故。何謂勝會,以法施故,六凡界中,蒙勝益故。(註9

這段文字指出水陸法會主要的對象、功能、目的。

對象:四聖六凡。四聖是指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是指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這裡又說到,六道眾生遍居於水中、陸地、空中,其中又以水中、陸地的眾生所受的苦較重,所以法會只稱「水陸」,但其實包含了水、陸、空三處眾生。

功能:不論對四聖賢者還是六凡眾生,都無分別地以食物普遍供養、布施,並對六道眾生宣說佛法。

目的:希望透過這場法會,使六道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透過這段文字,便能大致掌握整個總壇佛事的內容:先要禮請四聖六凡前來,然後以食物供養、布施,之後宣說佛法,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在六道受苦的眾生,因為聽聞正知正見的佛法,而得到解脫。

由功能、目的可知,一場法會的進行需要借助「事」與「人」。「事」由儀軌來表現,「人」則包括法師悅眾、與會信眾,以及護持的人員。人能顯事,事能成人,人與事的和諧運作,方能成就一場圓滿的佛事。以下便就「事」與「人」,分別予以介紹。

(一)儀軌結構

相較於其他法會,總壇佛事可說是相當複雜的,但看似繁複多樣的佛事單元,只要掌握其邏輯、結構、次第,其實一點都不難懂。以下便根據法鼓山新修之《大悲心水陸儀軌》做介紹。

簡單來說,總壇佛事可分為「迎」、「請」、「供」、「送」四大類,各類之下又有幾個單元的佛事,分別為:

啟壇結界、輸誠懸旛點榜。(註10

分為請上堂、請下堂(註11)。上堂為四聖、賢者,共計十席,下堂為六道凡夫眾生,也有十席(註12)。對於下堂眾生,特別於召請前行「乞攝法儀」、誦《地藏經》(註13),召請後為其授幽冥戒、誦菩薩戒。

也分為供上堂、供下堂。

圓滿供、圓滿香(註14)、送聖。

如果以一般解析佛經的序、正、結三段式結構來看,總壇儀軌可再簡約為三大部分:

A.「迎」屬於「序」;

B.「請」和「供」屬於「正」;

C.「送」屬於「結」。

配合上述分類,將總壇全部十三個單元的佛事,依進行的順序排列以下表呈現:

A.序

迎:啟壇結界輸誠懸旛點榜。

B.正

供:請上堂供上堂乞攝誦《地藏經》請下堂受幽冥戒誦菩薩戒供下堂。

C.結

送:圓滿供圓滿香送聖。

基本上只要建立「迎、請、供、送」四類,或「序、正、結」三段結構的概念,就已經掌握總壇佛事的整體。或許可以再用一個更容易了解的比喻,總壇的結構和我們平時宴請貴賓的程序一樣:

邀約(請上下堂)→宴請(供養食物、佛法)→送客(送聖)

至於各單元佛事實際進行的內容,由於內容非常多樣,儀軌複雜,意涵頗為豐富,限於篇幅,此處不再介紹,讀者可自行參閱相關文章。

(二)參與成員

一場佛事需要許多成員的參與,彼此襄助,互相搭配,否則便無以成辦。首先,需要法師、悅眾等人的主持,還要有信眾前來參與。在《會本》之中,就對每個角色的資格、心態、職責,有一番簡要而精彩的敘述,很值得參考:

法師:戒德高遠,觀道幽微,有一不如,不名法師。

此處所說的「法師」,特別指水陸總壇的主法法師。主法法師在總壇佛事中有關鍵地位,除了帶領眾人虔敬修持,最重要的是「隨文作觀」,也就是配合儀軌的內容,進行種種觀想。所以這裡首先指出,主法者必須戒德高超,觀想的功力精深。

秉文:進止有法,梵音遠聞,有一不如,不名秉文。

「秉文」即正表、副表法師,是法會中主要負責唱誦的法師。應該依儀軌如法進行,唱誦的音聲須嘹亮深遠。

法眾:善知節度,有正有從,如此合宜,是名法眾。

「法眾」意指職掌法器的悅眾法師。應該對唱誦的節拍、法器的板眼非常熟悉,敲打唱念的主客層次分明。

道場:結界護淨,禁止無良,有一不如,不名道場。

顧名思義「道場」是指正在舉辦法會的場所,當可進一步衍伸為主辦單位、寺院常住,或是負責維護法會秩序的監香法師、工作人員等。應維護法會整體環境的安全、清淨,防範不良人士出入,以免干擾法會的進行。

供事:香燈畢陳,餚膳具備,如此潔精,是為供事。

「供事」意指負責準備佛前、席次前的香花燈燭、供飯菜的人員,包括香燈法師及居士們。所有供養物品要精心準備妥當,並注意清潔。

施主:信三寶尊,念六道苦,如此發心,是名施主。

除了上述人員外,最重要的則是參加法會的大眾們,也就是法會中發心供養四聖、布施六道的「施主」。必須虔信佛法僧三寶,體念受苦的六道眾生,有這樣發心的人,才可稱得上是真正的施主。

從以上的說明可知,一場法會中,每位成員都有其職責,必須各守其本分,才能順利圓滿一場如法的佛事。尤其點出參與法會的信眾施主,應以菩薩利他為出發點,以正信三寶為依歸,才正符合水陸法會所揭示「平等普施」的精神。這和一般人參加法會,只是為了超度自己的冤親故舊而來,很不一樣。要做到全然的平等並不容易,但確實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待續)(本文作者為法鼓山普化中心副都監,在水陸法會期間擔任總壇監香)

四、參加水陸法會共修應具備的五種心

參加水陸法會除了先應具備正確的態度,還可輔以「五種心」:不著相的心、感恩的心、分享的心、開放的心、安定的心,讓一場經懺法會,在廣修供養布施的同時,兼具佛法觀念的指導和修行方法的練習,真正做到冥陽兩利,自利利人。

1.不著相的心:藉事(儀軌)修心。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會中各種儀軌作法,包括儀式的進行、陳列、布置,以及儀文的語言文字、音聲梵唄等,都是「相」。儀文法本是平面的、敘述性的,儀軌的進行則是立體的、多重感官一時具現的,例如拈香、執爐、散花,或是禮拜、唱誦等等,透過眼見、耳聽、鼻嗅、口誦、身禮等,交融產生個人獨特的內在體驗。我們希望藉由此體驗促發生命情操、宗教情操的提昇,進一步從「有相」進入「無相」。

如果一場法會不能達到上述功能,不能體解儀文儀式背後的真正意義,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甚至拘泥形式、執著形式,那就是不理解《金剛經》所說的:「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就完全失去法會應有的功能和目的了。

聖嚴師父曾經說過:「經懺是一種方便的法門,所以在《金剛經》裡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便是說凡是聲和色,音聲和色相,都不是正法,是方便法。」(註15)方便法不是究竟實法,但是我輩凡夫還是需要假借方便,以假修真,但可千萬不要認假為真,虛擲生命。

2.感恩的心:四聖六凡都是禮敬、感恩、尊重的對象。

一般人對於佛、菩薩、聖賢等,總是不吝於表示尊崇、恭敬、感恩;但是對於六道眾生——尤其是對三惡道眾生,悲憫之餘或許較難生起尊重感恩之心。但從生命流轉的現象來看,不論六道眾生目前的狀態如何,都只是在無盡生命中的一個過程,或許我們過去生中也曾經有同樣的遭遇,未來也難保不會如此。上升或下墮,是因為自己所造作的善惡業不同,但是眾生的本性是平等、一致、相同的,所以都應該被尊重。

《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對每一位四眾弟子都誠心禮拜、讚歎,並說:「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註16)雖然對方現在還是一位凡夫,但是只要能聽聞佛法,都將會步上菩薩道,最後必定成佛。常不輕菩薩也因為時時心存恭敬、尊重、讚歎的心,廣結善緣,種諸善根,最後他自己也福慧圓滿,成就佛道。(註17

水陸儀文中也提到:「……所修齋法,福利所及,無有邊際,固雖三寶聖賢,無緣大慈,普救普護,所能至此,實在乎施主勤勤懇禱之心。」(註18)所謂「勤勤懇禱之心」,必出自於內在真誠的尊重、恭敬之心。學習常不輕菩薩,將所有眾生當成菩薩行者、未來佛,是練習著折服我們的傲慢,消融我們頑強的自我中心,就是一種從有我到無我的練習。

3.分享的心:單純地給,而不求報。

供養、布施就是一種「分享」的觀念。之所以能夠分享,表示我們所擁有的比所需要的多,表示我們還有能力付出,所以分享應該是快樂的。既然是「分享」,當然不會是利益交換,不需要講條件。既是善意分享,也不需要有額外的心理負擔——期待分享後有所回報。因為只要有期待,心中就有一份罣礙,心中有罣礙就不得自在;如果希望落空,更是失望、懊惱不已。本來歡歡喜喜來參加法會,也想藉法會修行來除煩惱,結果反而更添煩惱,豈非得不償失?

佛法「三輪體空」的觀念,在總壇儀文中也多次提到,例如:「有能修此真法供養,不緣於心,不住於相,不住相者,忘情照理,如斯行施,功用莫比。無能施者、無受施人、無中間物,皆畢竟空。」(註19)真正徹底與空性相應的布施是:沒有布施的人、布施的對象,以及布施之物。

能夠單純地分享,就是最快樂、最沒有負擔的布施和供養。或許有人還是忍不住要問:這些布施、供養到底有沒有用?其實,又何必擔心呢?因為佛法已經告訴我們:「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只要出發點是快樂地分享、布施,就必然會得到利益、必然會得到安樂!

4.開放的心:身心調柔,不比較、不計較。

參與法會共修活動,還要有一顆開放的心。心的開放,就是讓心處於一種學習的、柔軟的狀態,既然是學習,就沒有什麼是不能接受的,任何順逆因緣都是成長的契機。

通常對於不熟悉的環境、人事、儀文、儀軌,或是不如自己預期的情況,我們總是慣性地產生排斥、指責、挑剔、抱怨。所以幾乎在每次法會中,都可以看到很多人為了座位、次序等事斤斤計較,甚至發生齟齬。有時候前一刻法會才剛結束,下一刻就為了一點小事而怒氣沖沖,把之前唱念的儀文全部拋到九霄雲外,實在令人惋惜。

而且參加法會不是只有在殿堂之中,休息時間、吃飯、上廁所、行進間,都是整體法會的一部分,如果都用一個開放、學習的心,而且是初學者的態度,隨時觀照自己內心的反應,清楚而不執著,放下對立、比較、計較,用聖嚴師父所說的四它:面對、接受、處理、放下,這不就是一種禪的修行、禪的體驗,自然就會時時刻刻充滿法喜禪悅。

5.安定的心:收心、攝心、安心。

法會儀軌的進行是「立體」的、感官多元的,很容易讓人心思散亂,眼花撩亂。如果沒有將心安住下來,即使身在禮拜、口在唱誦,心中卻熱鬧喧譁不已,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利益。

所以參加法會,不妨練習著提起觀照的工夫,隨時把心收攝回到當下的唱念、動作中,身心放鬆,清楚覺照。進一步則是將身心安住、融入在儀軌的行進中,不受心中妄念紛飛的影響,不受身體痠痛、疲累、不適的影響,只是清楚知道自己的動作,知道自己的覺受,如同禪修默照的方法,「照」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況、自己的動作,「默」則是不受影響。如果能這樣自我練習,一場水陸法會,就如打一次禪七,對身心的淨化提昇,必定有所助益。

五、一點感想和結論

水陸法會最初的起源,是為了施食冥界眾生,其後成為漢傳佛教規模最盛大、最隆重的一場經懺佛事,且早已廣泛深入於市井民間,與中國人的生活、民俗、信仰、文學、藝術關係密切,也與佛教在中國的興衰榮枯息息相關。

根植於漢傳佛教的沃土中,水陸法會來到21世紀,浸潤在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溫暖環境中,有著數位化、國際化的思潮灌溉,水陸法會必然、也必須在時代的演進下,開出新的燦爛花朵,而這便是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正在做的事,未來仍需要全體佛教界共同努力。

最後,謹以聖嚴師父的一段話做為本文的結論:「我們的目的是要透過法會,來做佛法的教育工作,那就跟一般所謂的經懺佛事不一樣了。」(註20)我們並不鼓勵要舉辦更多的經懺法會,尤其反對缺乏教育意義、徒具形式的法會。無論時代如何演進,法會的教育目的都不應該被忽略。教育可以包括佛法教育、人格教育、倫理教育,其中聖嚴師父所提倡的心五四、心六倫教育,在水陸法會中亦有豐富的呈現,有關這部分當於日後再另作專文介紹。

 

註釋:

1:收錄在《律制生活》一書中。

2:《律制生活》,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第5輯第5,214,11215,2

3:水陸法會的儀軌作法到了唐末五代已經模糊不明,一直要到北宋楊鍔於熙寧四年(1071年)重新制定儀文(已佚失)才得以重新恢復,成為已知最古的水陸法本。其後有許多法師、居士參與修訂,傳承與版本頗為複雜,非本文所要討論的範圍,故此處不列,只舉少數知名者。

4:此本最初是蓮池大師依志磐大師本而重修(志磐大師根據南宋史浩於乾道九年〔1173年〕所制的《水陸儀文》,而編成為《水陸新儀》),名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但是只有儀文,沒有實際的儀軌作法,經清朝儀潤法師於道光四年(1824年)增補儀軌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儀軌會本》,民國13年(1924年)法裕法師再予以重新編目,成為現在主要通行的法本之一。

5:有關法鼓山對水陸法會修訂的原則、內容、成員、過程等,參見《大悲心水陸儀軌》頁1120聖嚴師父序,以及頁2429惠敏法師序。(2007,台北,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6:法鼓山於2007年首屆水陸法會,便開始採用數位牌位。

7:常智法師在法鼓山數位學習網(http://www.dharmaschool.com)有一門《起大悲心,弘普度道》的數位課程,讀者可以參閱。

8:法鼓山的水陸法會除了傳統十壇外,2009年起增設一個「萬行壇」,所以總共有十一壇。這是專為擔任外護的義工所設,只要能在服務奉獻中修六度萬行,他的所在之處就是壇場,這也是法鼓山水陸法會的一項創舉。

9:《大悲心水陸儀軌》頁6061

10:《會本》原儀軌為「發符懸旛點榜」,其中「發符」一節,法鼓山改為「輸誠」。註11:《會本》原儀軌在「請下堂」之前有「告赦」單元,法鼓山改為「乞攝法儀」。

12:《會本》原設下堂十四席,法鼓山整合歸納為十席。註13:《會本》原「誦《地藏經》」單元只由香燈悅眾誦,大眾不參與。法鼓山今改為大眾共同持誦。另外,《會本》原有《慈悲三昧水懺》單元,也是只由香燈悅眾誦,今也改為大眾共同參與,並調整至總壇佛事開始之前,作為攝受身心的前行功課。

14:《會本》原「送判宣疏」單元取消。

152004829日,聖嚴師父對僧眾之早齋開示:「住持正法及度眾生的方法」。

16:《法華經》卷6〈常不輕菩薩品〉。(CBETA,T09,no.262,p.50,c16-20

17:《法華經》卷6〈常不輕菩薩品〉:「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CBETA,T09,no.262,p.51,a17-21

18:《大悲心水陸儀軌》頁176

19:《大悲心水陸儀軌》頁63

202008713日,聖嚴師父對僧眾之早齋開示。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