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二月十九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菩薩同修:大願,開發地藏寶藏之鑰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2016-05-27

大願,開發地藏藏之鑰

地藏菩薩現出家相,發願於五濁惡世度盡眾生,代表勇者無懼的承擔力、永不放棄的意志力和續航力,地藏菩薩還交給我們一顆孝心,守護家庭、兒童與大地,地藏菩薩成就眾多不可思議的功德,就像無盡的寶藏,等待人們來發掘。

每年農曆730日是地藏菩薩聖誕,法鼓山僧團都在這天舉辦新戒法師剃度典禮,這項傳統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奉行其恩師東初老人的遺教,更是對發心出家者的期勉,勉勵新戒法師效法地藏菩薩的精神:「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發願上求佛道、弘法利生,堅持到底,決不退轉……

《人生》雜誌創辦人東初老人一生修持地藏法門,在他所著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概說》序文中,老人曾提到,觀世音菩薩雖化千百身形於六道中度生,但其願力,仍有窮盡時期;唯有地藏菩薩累劫所發誓願,如千百億恆河沙數劫,無有止境,而地藏菩薩又以救度地獄眾生為重,每日清晨入諸禪定,遊化六道,救拔罪苦眾生。

「發願下地獄去解救眾生,這是地藏菩薩最強烈、也最突出的菩薩性格。」佛教學者藍吉富認為,這個「於此穢土成佛、於此穢土度生」的本誓願力,正是地藏菩薩與其他菩薩不同之處。

藍吉富進一步解釋:「每位菩薩皆有其誓願,但哪裡的眾生最苦呢?就是地獄,而地藏菩薩卻勇往直前,這就是所謂的宗教情操,那背後是多麼深的不捨眾生苦的慈悲!」正因此,歷代許多高僧大德,如蕅益大師、弘一法師、印光大師、印順法師等,都特別推崇地藏菩薩「現聲聞身,度穢土眾」的精神,可說是釋迦牟尼佛精神的真正繼承者,也是聖嚴法師對於發心出家弟子的根本期許。

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

地藏菩薩的梵名為Ksitigarbha,音譯為「乞叉底檗婆」,原是西元前一千多年前,印度吠陀神話中的地神,後入佛教的菩薩列,其中的ksiti,是ksi轉化而來的,由有「地」或「住」之意,是地與大地,也是「地大」;而Garbha是胎藏或含藏、伏藏之意,如金礦、銀礦、煤礦、鐵礦等,在佛法中稱為「藏」,也就是庫藏的意思。

「地藏」的含義從「地」來說,也是四大之一,能擔當一切,萬事萬物都在地上,因此以「地」來比喻地藏菩薩的浩瀚功德,能夠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的意思,一切草木皆依地而出生成長,比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功德,依地藏菩薩存在而引發。

聖嚴法師在《地藏菩薩的大願法門》中,更進一步解釋,地藏有「堪」和「往」的意思,「堪」就是可以、能夠;「住」就是安定、安穩。地,可以解釋為住處,也可以視為如同母親懷胎的胎藏、孕育眾生的大地一般。地能蘊藏萬物,讓眾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予世人最珍貴的寶藏。

貼進人間的地藏菩薩

關於地藏菩薩的名號,大約在三世紀中葉,安法賢所譯的《羅摩伽經》就已經提起,但直到約六世紀時,隨著《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漢譯,地藏信仰才傳入中國,不過要到唐代才普為人知。當時一位新羅(韓國)僧人金喬覺,法號地藏,來到中國安徽九華山修行了七十五年,於唐玄宗開元16年(西元728年)農曆730日的晚上圓寂,世壽九十九歲;在至德二年(757年)的農曆730日,地藏比丘顯靈,從此被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

在歷史上真有其人,這也是地藏菩薩不同於其他三大菩薩之處,更具「人性化」的菩薩,使得地藏菩薩成為四大菩薩中唯一現「沙門相」的菩薩。而地藏菩薩的人間道場——九華山,在明代正式名列四大名山,到了清朝更屢屢受朝廷的賜封,香火興盛冠於天下。

地藏信仰隨著地藏三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與地藏顯靈事蹟的流布,到了明代大為興盛,尤其是《地藏經》重視孝道、陰間救度的精神,成了中國社會中下階層的救度希望,也使地藏菩薩成為跨宗教的信仰對象。民間信仰中,地藏菩薩成了冥界教主,又結合十王信仰,成了「地藏王菩薩」,也顯示地藏信仰融入民間社會,無形中成為一股安定與制衡的道德力量。

當地藏信仰經由中國傳入臨近的韓國、日本、越南後,由於地藏菩薩被視為薦亡超度的信仰,相形之下不受重視現世利益的王室青睞,反成為一般民眾的救度希望,尤其是日本的地藏信仰,深入常民生活,幾乎處處可見地藏,是守護大地的另類土地公,也被視為孩童的守護神。

安定社會的妙藥

推崇地藏大願精神的東初老人認為,地藏菩薩所行的法門,如孝道有助於倫理道德、救母悲願擴及救度一切眾生,十分貼近家庭社會的需要,為人人所能行,東初老人更推薦《地藏經》應為家庭教育必讀的經典,可為補偏救弊的好藥材,安定社會的根本。

印順長老在(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一文中也提到,地藏菩薩最要緊、最徹底的是如何令眾生不墮地獄,才是救度地獄眾生的好辦法;就像好的醫生,非但能為病人治療或動手術,還教人如何調攝健康、預防疾病。地藏菩薩功德就像大醫王、大妙藥一般,能令眾生增進健康,去除一切身病、心病、生死煩惱病,一切功德具足。

聲樂家張杏月早年因母親的一場病,接觸了《地藏經》,但許多人告訴她《地藏經》講地獄、是閻羅王的經典等,勸她不要隨便讀;她讀了之後發現那是混淆的觀念,「《地藏經》是一部孝經,經中闡明因果道理,是很好的教化經典。」因為讀經,讓她更能契入地藏菩薩的孝道精神、慈悲願海。

開啟內在的「地藏」

地藏菩薩發了大願,永無止境的救度眾生,無論多麼難行、難忍之事,依然能行、能忍,這種面對事情的精神與態度,套用現在管理學的語言,就是捨我其誰的承擔力、永不放棄的意志力、續航力,但其背後是深厚的宗教情操,願代眾生受苦而忍辱負重與無盡包容。

從事臨終關懷與生命教育的臺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黃鳳英,看到《地藏經》描述地藏菩薩對於地獄眾生不離不棄的包容心,讓她受到很大的心靈震撼。她從地藏菩薩的大願得到啟發,發願走進人世間苦痛最多的醫院服務,期許自己當地藏菩薩的小幫手,幫助病人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地藏菩薩無窮盡的誓願,也讓人想起聖嚴法師曾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今生做不完的事,願在未來生中繼續推動。」這正是地藏精神的最佳詮釋!聖嚴法師也經常提醒還沒有固定修行法門的人,可以選擇地藏法門,只要誠心供養、布施、讚歎、禮拜,以及誦經、持名,人人都做得到,非常容易修持。

尤其面對當前的社會環境,如何運用地藏法門中的「大地觀」,時時刻刻抱著慚愧、懺悔、感恩的心,體會大地如母親一般孕育眾生,並無怨無悔包容我們所做一切的恩惠,進而懂得善待我們的環境,以及大地上的一切眾生。

地藏菩薩的願海就像無盡的寶藏,能成就眾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並憑藉這些功德力量,發起堅固的大慈悲,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寶性論》中也提到,我們的內在有如來藏,如同「地藏」一般,藏著種種寶物,讓我們受用不盡,您準備好向地藏菩薩學習,開發內在的無藏寶藏了嗎?

 .本文摘自「人生雜誌338期」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