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十月廿五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如是我聞:粱皇寶懺
香港佛教文化協會 2017-09-03

《梁皇寶懺》之緣起

《梁皇寶懺》是梁武帝為了超度皇后郗氏而制的《慈悲道場懺法》,後來就簡稱為《梁皇寶懺》。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心中樂善,愛好修行,拜一代高僧誌公和尚為國師。在位四十六年,壽八十有六。梁武帝的元配夫人郗氏生性嫉妒,對六宮動念出口猶如毒蛇。她還妒忌梁武帝學佛修行,曾扯破佛教經書《妙法蓮華經》;她輕欺三寶,曾將蔥、蒜、韭等幾種汙菜以及腥膻之肉外邊用面包裹,假意供佛齋僧,破僧淨戒,壞佛清規。幸好僧人皆有智慧,自造齋飯,巧妙換掉郗氏的汙齋。她見僧人吃齋,以為自己的惡行得逞,便掩口竊笑。

郗氏生活在宮中不懂惜福,更不知因果報應的厲害,天天在造輪回之惡業。於是在她三十歲時突然死亡。因生前心懷嗔毒,死後墮落為蟒蛇。數月之後,武帝忽聞寢殿外有窸窣之聲,視之猛然見一蟒盤踞殿上,武帝大驚失色。此時蟒蛇說人語道:我主不要心驚,蟒乃宮中郗氏遭貶。妾因不信佛法,墮落畜道得此苦報。至今尚無穴藏身,肚中饑餓,遍身鱗甲多諸毒蟲,恒抱痛苦,無有休息,只得奔投乞賴我王,憫念昔日夫妻之情,施恩救拔。吾若得脫此苦,銜環當報,不負主恩。梁武帝聞聽此言已是魂飛魄散,良久方才蘇醒。於是急忙拜請誌公禪師,問:郗氏因何故墮落蟒蛇。

誌公禪師說:因她心不信佛,嫉妒六宮,不敬三寶,不修片善。郗氏娘娘把王宮當作了天堂,只享福,不造福;不信因果,不怕報應。武帝問,怎樣才能超度郗氏。

誌公禪師說:如果超度,需我主發心,大辦齋供,請高僧,建道場,稱揚佛法。我皇需親自禮拜,檢錄藏典,誦經懺悔。武帝依師之言行事。遂請誌公禪師等依經律懺罪要義,制懺文三十卷,為郗氏懺悔。眾僧建壇行道禮拜方畢,見一容儀端嚴的天人對梁武帝說:我蒙佛力,得脫蟒身,將生天上,故來禮謝。

此懺能夠災消吉至,罪滅福生。蒙彌勒菩薩夢中賜名為慈悲道場。此懺法因始于梁武帝,故稱為《梁皇寶懺》。拜懺時,由法師帶領大眾按照皈依,斷疑,懺悔,解冤,禮佛,報恩,回向等懺儀形式,藉由共修,以提起大眾虔誠懺悔的正念,並時時返觀自照,讓身心在懺悔中破除心礙,獲得清涼。後世高僧去繁取要,改集為十卷。

《梁皇寶懺》這部由梁武帝發起的懺悔文,因為超度郗氏皇后效果明顯,歷代拜懺的感應更是層出不窮,度化了無量眾生而流傳至今,所以被稱為寶懺。《寶懺》突出的是懺字,因為若沒有真正的懺悔就不是慈悲道場,不能稱其為寶。

中國正體字的懺字,左邊的豎心是告訴我們懺悔時要把心豎起來即全神貫注的意思,專心懺悔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及是是非非。豎心的右邊是兩個人並列站在戈上,戈是兵器,也就是殺生的利器,這就將殺生吃肉包括在內了,人與人之間說是論非即是爭鬥,若能專心至誠地用心懺悔,所有罪業一筆勾銷。非字下邊一橫是向上提,猶如報銷帳目中銷帳的意思彌天大罪一懺即消。

《梁皇寶懺》恩惠大千,德被千秋,懺悔功德,贊不能盡。

《梁皇寶懺》之懺法

根據《續高僧傳》卷二十九、《宋高僧傳》卷二十九及清代德清俞樾所著的《茶香室叢鈔》卷十三的記載,《梁皇懺》的最初形態是竟陵王蕭子良所撰《淨住子》的“懺悔篇”,又稱為《六根大懺》;後來,因為梁武帝想懺悔六根罪業,所以命令真觀法師增廣《六根大懺》成為現在的《梁皇懺》十卷本,在唐宋時期稀薄為《六道慈懺》、《慈悲懺》、《梁武懺》。所以,真觀法師是《梁皇懺》的真正作者。後來,元代智松柏庭在後至元四年(1338)重新校訂審核《梁皇懺》,增加諸佛名號及地獄的名稱等,成為現在的流通本。

《梁皇懺》總共十卷,分為十五門。第一卷、第二卷有六門,第一門是歸依三寶,說明歸依三寶的意義、原因及方法,勸請眾生發心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第二門是斷疑,因為一切眾生未能離開疑惑,所以對於佛法生起許多障礙,因此必須斷疑。第三門是懺悔,因為將欲發菩提心,所以必須懺悔。第四門是發菩提心,提出菩提心即是佛心,功德智慧不可格量,以及如何發菩提心。第五是發願,第六發迴向心,希望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第三卷至第六卷,共有四門。第一門顯果報,舉經典的因果報應例子說明罪惡的過患,特別舉《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的十六個故事,《雜藏經》十二個故事。第二門是出地獄,詳細說明地獄的痛苦。第三門是解怨釋結,指出眾因貪睦癡等而起的怨恨與留難,最主要是因為貪的關係,其對象是親緣眷屬,特別指出父母、師長及身、口、意三業的因緣。第四門是發願,離諸六道痛苦,成就諸佛功德。

第七卷至第十卷,共有五門。第一門自慶,共有十五種值得自我慶倖的事情;警緣三,闡明三寶的功德,勸請大眾報恩供養三寶;同時,因大眾降臨道場,所以懺主禮謝大眾;最後,總發大願,願六道眾生成就智慧功德,及成就身、口、意三業功德。第二門為六道禮佛,為天道、諸仙、梵王、阿修羅道一切善神、龍王、魔王禮佛,願這些眾生能夠護持三寶;為人道禮佛分為七類:國王、諸王、父母、過去父母、師長、十方比丘比丘尼、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為三惡道禮佛分為八類:阿鼻地獄、灰河鐵丸等獄、飲銅炭坑等獄、刀兵銅釜等獄、火城刀山等獄、餓鬼道、畜生道,為六道發願。第三門回向,說明回向的意義及其方法。第四門發願,主要是信六根而發大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另外又加上口願及具足無量諸行法門願。第五門囑累,囑咐菩薩依本誓願力,不舍眾生,流通此懺法。

《梁皇寶懺》之功德

《梁皇寶懺》素有「懺王」的美譽,這懺法的主要內容是禮佛懺悔洗滌罪業,眾生通過懺悔,積極改惡修善,得還清淨,消除障礙,才能達至菩提。一般人只知作福德,不知發無上菩提道心。譬如耕田,不下種子,既無其芽,豈能得果實。「梁皇寶懺」是一部教導發無上菩提心,修行懺悔慈悲行的殊勝寶典。禮拜「梁皇寶懺」的功德殊勝,能使六道凡夫頓時解脫惡業的纏縛,令三乘聖賢速證菩提,恩沾九有,德被四生,可謂冥陽兩利。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