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
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生滅變異的定律。
佛陀因證悟「緣起」而成佛,但因「緣起」深奧難解。為使尚未起信的眾生免於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轉法輪時,特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以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
因此,「緣起」是佛陀自證成佛的「自受用」,「四聖諦」則是「他受用」之始。
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四種真理。
《中論疏》說:「四諦是迷悟之本,迷之則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聖。」也就是說,若能如實知見四諦,便是聖者,因此稱為「四聖諦」。
第一:苦諦
以智慧觀察世間事物,情與無情悉皆為苦。根據經典的說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無量無邊諸苦。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與物、我與人、我與身、我與心、我與欲、我與見、我與自然的關係不調和。
第二:集諦
以智慧徹悟煩惱與造業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眾生由於無明、貪愛、瞋恚等煩惱的驅使,而積集種種惡業,由此種種惡業而招致種種苦果。
第三:滅諦
透過智慧,證得涅槃,究竟解脫生死煩惱。「涅槃」是指修道者在知「苦」斷「集」後,由修「道」所證得的解脫境界。
第四:道諦
達到究竟涅槃的方法。一般指佛陀初轉法輪時所開示的八正道。
兩種因果(世間因果、出世間因果)
若就因果性質而言,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是流轉門,「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是還滅門,「道」是因,「滅」為果。
若依因果的順序來說,四聖諦應該是集、苦、道、滅,但是因為「果」易明而「因」難曉。
佛陀為順應眾生的根性,因此先明示苦相,令眾生生起厭離之心;再示苦因,使正確明瞭苦之來源,及苦因為可斷者,繼而示以涅槃樂相,令生欣慕,然後再說離苦之法,令其修行,目的就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四聖諦的內容 ,好比一個治病的過程:
苦,如人之患病;
集,生病的原因;
滅,如病已痊癒;
道,如治病藥方。
《佛遺教經》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四聖諦是宇宙間顛撲不破的真理,其與緣起、三法印是構成佛教教義的三大綱領;緣起論的主要內容是十二緣起,而三法印是緣起論的思想基礎,四聖諦則是緣起論的具體型態,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稱為根本佛法。
四聖諦是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臨涅槃時又再三叮嚀弟子們,對四聖諦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來問。可見在佛陀的一代時教中,對四聖諦的闡揚是自始至終的。尤其在初轉法輪中,佛陀更三度演說四聖諦的妙義,稱為「三轉十二行相」。
第一次為「示相轉」,將四聖諦的內容定義加以解說,以便弟子瞭解。
內容為:
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
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為「勸修轉」,勸誘弟子修持四諦法門,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
內容為:
此是苦,汝應知;
此是集,汝應斷;
此是滅,汝應證;
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次為「自證轉」,佛陀告訴弟子,自己已經證得四聖諦,勉勵弟子們只要勇猛精進,必能同樣證悟四聖諦。
內容為:
此是苦,我已知;
此是集,我已斷;
此是滅,我已證;
此是道,我已修。
.選錄於「佛光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