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十月廿五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般若辭海:佛法
香港佛學院 2016-01-10

佛法

一切佛法皆由佛說,若無佛說法,眾生無由解脫。故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者未必能遇佛法,遇佛法者未必能起信,此溯至其宿世有無種植淨因。今生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又起正信,實屬稀有難得,此定久植淨因,恭敬三寶而來。佛法為三寶之一,如面吾師,如受教誨、如示導歸,應常依教奉行,恭謹修持;況且佛法乃出世了脫生死之大法,非世法所可望其項背,因此稍具智慧之人,得遇佛法,如獲無價至寶彌足珍貴。時下,因印刷術之進步,較以前用木刻版印刷方便多多,流通量大增,學佛人多可輕易活動餓佛經典籍,對佛法不知尊重;恐有犯失意過而生輕慢心,致法益未受,徒增罪業,此又不得不說,故略述之以期互勉,提高覺照。

考玄奘大師留學天竺,取經以還,大譯法音,廣宣妙旨,大師功德豈可思量?取經之時,跋涉數千餘中,縱橫於荒涼邊域,將經頂戴而回,大師對經典之迎請恭敬,值得吾人深思。由此觀之,一切佛經所在,即為有佛,且有無量諸天護法聖眾,周匝圍繞。今人看經,漫不經心,任意放置,尤以聽經之時,許多人將經放置腿上,乃大不敬,有則改之。又請經時,應該雙手捧回,然今人捧經者已少,拿者(單手)尚可,但不可過腰下,夾腋下亦不可,男居士更不可將佛書卷起放入褲袋中,女居士不可將佛書塞入女用皮包中,女用皮包雜物太多,此皆不如法;小本佛經只宜放入上依口袋,否則犯失敬意,雖細微小節,也不可不知,知即改正,不應再犯。玄奘大師是頂經而回,我們怎可將經放在腿上、夾在腋下或放入褲袋中呢?豈可如此冒失。

蓋佛法為出世寶筏,不可與世間一般書籍混淆不清,世間任何書不可放佛經書上,陳列書櫥中也當佛經放置最上,世間書放下,最好分開放置為宜。佛書如按分類法放置時,大經先放右邊,依次順排;若置上下時,以大經置上。至於何者為大?依三藏言以經為先、律次之、論再次之;就經典言,以華嚴、法華、般若、方等、涅槃、阿含依序而排,最要者不可將世法書與佛經雜列。又一切佛經佛書不可攜入廁所、夫婦房間及不潔淨之處,如果單身居住,房只一間,不得已而非故意犯者勉可通融。看佛經書均不得躺臥床上看,看時應當洗手翻閱,翻閱佛書不可摺角,不可在上塗寫鉤書,如作劄記摘錄,也當用別紙為之。翻閱時切忌用手沾唾液來翻。有破損不堪之佛經當於佛前言明無法再閱,送至寺院焚化爐中或淨空地上火化。如有絕版佛經或有價值普及之佛經書,應發心集資影印流通。流通時當注意是否偽經,如[佛說三世因果經],並非佛說,而偽造者冠以佛說,雖然內容多述因果勸善之作,仍有偽造佛經之罪,不宜流通。另有道家假藉佛教觀世音所造之經典甚多,不可不察,應查大藏經目錄中有無載入。又[白衣大士神咒],不載入大藏,為夢授之,然時下也多傳誦,每有感應微驗;蓋觀世音菩薩無刹不現身,道教也多崇拜之,此乃觀世音菩薩與中土眾生緣深,且也在神道中種種示現,以播淨種,此乃菩薩度眾生之方便苦心也。佛教人士初以[白衣大士神咒]做方便前導可也,終當指歸勸誦[大悲咒][普門品]方為合法,此依法不依人故。

凡印佛經書要慎選版本,要用好紙,裝訂牢固,設計樸素,使令莊嚴,並嚴格校對,不令錯謬,總之不可馬虎從事。借閱他人佛經書,應按時送還、應視同己物般珍惜,切不可任意塗抹、竊剪、撕毀;依出世法論則為毀法,依世間法論有欠公德心。常住所有佛經佃戶,未經許可不要動用,私自動用,則犯過失;若私自取走不還,為盜僧祗物,而獲大罪。一切報紙型之佛刊,不可做包紮物品之用,也不可任意丟棄、撕毀,應侍機轉贈他人閱讀。凡流通之佛書不宜存置,而應輾轉流通,鹹令受益。

復次,看經時,身應端正,不宜妄動;口應禁語、不宜雜言;意應集中、不可亂想,此為三業清淨,自能攝心一處,流覽經意。欲看時,淨手潔案,徐徐翻閱,一字一句,不令空過,燃香一炷,可令經行,心不外馳。用功行者,直看經文,不假注釋,閱之一遍,不明大意,毋退心志,三、四、五遍乃至十數遍時,自能體會妙旨。真用功者,不用妄識,一切經文,值了觀照,文字相中,般若性顯,久久與真心智海,打成一片。故古德宗密圭峰大師圓覺經而心開意解;六祖惠能大師因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徹悟心源;天臺智者大師誦法華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而入定;倓虛著書說有劉文化居士因閱楞嚴而現妙境破了識蘊。以上諸德,足資楷範。可見一字一句,一頌一偈,一旦豁破,皆由自性流出般若智性,與文字般若互相呼應,融化為一,等無差別。

無論誦經、看經,功德都大,經行之後,皆應普皆回向,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開佛智慧,歸敬三寶,速證菩提。此為如法作,但願諸上善人,珍重法寶,禮拜恭敬,精進不懈,如是熏修,已入寶山,不空手歸,百千萬億眾生中,吾人最為幸運,恭敬法寶,必獲淨智大慧。

綜上已知,佛法為度眾之津梁、成佛之階梯,缺此無由解脫也。佛法自誠敬中求,故細微小結也不可犯,如獲寶在手,光芒四射,怎可使此寶損毀污穢?由是求法,法益自獲,莫因輕忽,而障自性。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