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佛曆2568年 農歷 甲辰(龍)年 十月廿七
會員登錄 會員註冊 簡體版 繁體版
憨山大師:修悟六原則
行腳僧團教務團2018 2018-05-23

 

憨山大師:修悟六原則

顯密文庫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

第一、不得貪求玄妙

以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平常,更無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覆第更無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實。蓋由吾人知解習氣未淨,內熏般若,般若為習氣所熏,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私謂玄妙,深入不舍。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根,亦名見刺。比前?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正是礙正知見者,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最在所忌。

第二、不得將心待悟

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搶起惑造業。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將去,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若將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亡根株。待至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絕待真心,將謂別有故耳。

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多成退墮。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

蓋眾生生死妄心,元是如來果體。今在迷中,將諸佛神通妙用,變作妄想情慮,分別知見;將真淨法身,變作生死業質;將清淨妙土,變作六塵境界。如成做工夫,若一念頓悟自心,則如大治紅壚,陶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元是神通妙用。換名不換體也。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門,則取捨情忘,欣厭心歇,步步華藏淨土,心心彌勤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礙正知。轉求轉遠,求之力疲,則生厭倦矣。

第四、不可自生疑慮

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絕見聞知覺。脫去故步,望前眇冥,無安身立命處。進無新證,退失故居。若前後籌慮,則生疑心,起無量思算,計較得失,或別生臆見,動發邪思,礙正知見。此須勘破,則決定直入,無複顧慮。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處,更加精釆,則不退屈。不然則墮憂愁魔矣。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

謂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頓歇,忽然身心脫空,便見大地無寸土,深至無極,則生大恐怖。於此若不勘破,則不敢向前。或以此豁達空,當作勝妙,若認此空,則起大邪見,撥無因果,此中最險。

第六、決定信自心是佛

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若達妄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無欠無餘。更莫將心向外馳求,若舍此心別求,則心中變起種種無量夢想境界,此正識神變現,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

今之做工夫人,總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虛妄,將此妄想,誤為真實,專只與作對頭。如小戲燈相似,轉戲轉沒交涉,弄久則自生怕怖。

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拋向一邊。此如捕風捉影,終曰與之打交涉,費盡力氣,再無一念休歇時。纏綿曰久,信心曰疲,只說參禪無靈驗,便生譭謗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墮之。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無他,蓋由不達常住真心,不生滅性,只將妄想認作法耳。者裡切須透過,若要透得此關,自有向上一路。只須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田切莫與之作對。諦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此處最要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力,決不得思前算後,決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纏繞。如脫?之鷹。二六時中,於一切境緣,自然不幹絆,自然得大輕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處也。

以上數則,大似畫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語耳。本非究竟,亦非實法。蓋在路途邊,出門一步,恐落差別岐徑,枉費心力,虛喪光陰。必須要真正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所謂“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其所行覆,可以曰劫相倍矣。

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須從者裡透過始得。

 



評論文章

    暫無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暫不能評論,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