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文化協會

世紀佛子行 慈悲滿人間

星雲大師:唯識宗的修持方法

輯錄自:星雲大師文集.人間佛教系列叢書 2017-02-12

唯識宗(法相宗)玄奘大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星雲大師:唯識宗的修持方法

唯識宗的祖師

一)玄奘大師:

家喻戶曉的唐朝玄奘大師,西元六○二年生于河南陳留。自幼出家,遍學涅槃、毗曇、攝論、成實、俱舍等諸經論。由於當時諸家對佛教經典解釋不一,眾說紛紜,玄奘於是發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識學的原典。

唐貞觀三年,玄奘大師隻身渡過八百里的流沙,歷經重重的艱難困苦,冒著生命的危險,到印度那蘭陀親近當時唯識學的泰斗戒賢,學習瑜伽、顯揚、婆沙等諸論,深究護法唯識學的奧義。貞觀十九年,玄奘大師攜帶大小二乘經論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長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唯識宗的寶典,如《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等。

玄奘大師回到長安之後,十九年間,一面培育弟子,一面從事譯經的工作,一共譯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經典,在中國佛教譯經史上大放異彩,奠定了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基礎。

玄奘大師在印度束裝回國的前夕,曾將自己所建立的唯識要義掛於門外,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佈:「如果有人能把我所立的唯識宗的論說駁倒,我玄奘願以生命向他禮謝。」當時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反駁他的立論,其學養之深可見一斑。從此玄奘大師聲名遠播,全印度數十國的國王,聯合請他開講唯識教義,極盡盛況。

玄奘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國去求學的留學生,並且是在國際舞臺上,第一位為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人。他對佛教及中國文化的貢獻影響至钜,是位功不可沒的高僧。

二)窺基大師:

玄奘大師在傳播唯識教義的時候,深覺尋找一位傳人,以推展唯識宗的弘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看中尉遲公的兒子窺基,要求尉遲公答應兒子出家。當時尉遲公原本不答應,玄奘大師對他說:

「此子器度非凡,非將軍不生,非我不識。」

尉遲公聽了玄奘大師的真摯勸說,當下允諾。但窺基滿懷盛怒地拒絕,後雖勉強應允,卻提出佛教戒律所不能容許的三項要求:一、不斷除情欲;二、不斷除葷食;三、得以過中食。玄奘大師則「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欣然答應滿足所求。

唐貞觀二十二年,窺基十七歲,奉敕剃度為玄奘大師弟子,並學習五印度文、研究佛教經論。窺基外出往返必有三車相隨,前車為佛教經論,中車自己乘坐,後車則載有侍女和酒食,因此而有「三車和尚」之名。

有一天,窺基自語:「佛法經論處處皆是禪悅法喜,何苦要這些拖累呢?」於是摒除三車,身心頓時自在。後來成為玄奘大師門下多聞第一的高徒,他精通大小乘經教,了知華梵各種語言,辯才無礙,撰述多種經論章疏,尤其能運用因明,提綱挈領,建立一家體系,是傳播玄奘大師的法相要義,闡揚唯識思想的重要人物。

唯識宗的要義

一)萬法唯識所變:

唯識宗,一般人常誤解為「唯心論」,實際上唯心論和唯識宗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唯心論,只涉及到唯識哲學的第六意識;而佛教所說的識,不但有第六識,還有第七識、第八識等非常微細的心識活動。

所謂「識」,即認識、分別、了別的意思。例如我們的眼睛具有認識形相的能力,能夠了別紅黃藍白、男女老少、大小方圓等形狀。我們的耳朵,能認識聲音的高亢低沉、尖銳柔和;這是西洋的交響曲、那是中國的國樂;那一種音樂是我喜愛的,這一種曲調是我厭惡的。我們的鼻子可以認識香臭潔穢;我們的舌頭可以分辨酸甜苦辣等味道;我們的身體可以感觸到舒服、柔軟、堅硬、冷暖等各種感覺。

眼、耳、鼻、舌、身等五種了別識,必須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五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並且現起存在,才能產生認識作用,在唯識學上,稱眼、耳、鼻、舌、身為前五識。

一般人所謂的第六感,佛教並不使用這個名詞。唯識宗的「第六意識」與前五識不同,第六意識可以普遍地去攀緣一切法,例如有為法、無為法、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用心想的、追憶過去的、憧憬未來的,甚至龜毛兔角等,第六意識都可以去推度比較,作種種想像分別,所以它的了別作用比前五識更大,更廣泛。它可以和前五識共同攀緣外境,也可以單獨現起,因此稱為獨頭意識,例如幻想過去、現在、未來的獨散意識;做夢時可以飛天跨海的夢中意識;或打坐參禪時,在禪定中不生起前五識的定中意識等。

第七識,又稱末那識,是比第六意識更細微的心識。一般西洋哲學、科學、醫學固然不知有此心識,就是小乘人亦不甚明白。第七識的思量作用,是恒常的,不像第六識有間斷性。它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因為它常常執著第八識為我,因而產生我愛、我見、我癡、我慢等四大根本煩惱,對於自我及我所深生耽著,引發許多貪瞋癡的行為,造諸惡業,於生死中不得解脫。

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為一切諸法所依。所謂萬法唯識,宇宙森羅萬象都是靠這第八識無始以來所含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它含有清淨種子和雜染種子,由於第七末那識不斷的妄執,引發第八識的雜染種子起現行,更由此雜染種子現行回熏成為新的種子,而造作新的行為。世間的一切,因此而層層不斷地變現展開。如果能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瞭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而斷除妄執,便可了生脫死,回歸涅槃清淨之體。

佛教講唯識,與共產主義的唯物思想,是完全不同且互相衝突的。共產主義的唯物論,把人也看成物質,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加以利用;沒有利用價值時就廢棄不要,可說是完全泯滅人性的尊嚴。

唯識思想認為宇宙的一切,無論是山河大地或日月星辰,乃至吾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靈活動,皆是由各人的唯識所變現,而產生各種千差萬別的現象。如果我們能夠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能如實地了悟世界的實相,不為紛亂動盪、光怪陸離的現象界所迷惑。

二)唯識的作用:

唯識的心識,力量很大,譬如第六識中的夢中意識,不須假借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而能自行獨自活動,如晚上睡覺時,可以起來夢遊,又能自己回去睡覺。做夢時上山下海,毫無阻礙,仿佛真實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是在夢中。

由於意識染著外境的不同,造成各種不同的業因,感受各種不同的果報,因此而有嗜好、興趣、習慣上的不同。譬如有人看到溪中的魚蝦就說:「那些小魚小蝦好骯髒啊!小小的身軀裡,卻藏著大便小便、五臟六腑等穢物。」但是對一個饕餮成性的人來說,卻把它視為佳餚,吃得津津有味。又如糞便雖是汙穢不堪的東西,可是狗的鼻識,由於業力所感,卻把它當做珍饈美味。心識覺得是美味的東西,縱然是汙穢難以入口的糞屎,也會變成山珍海味;心識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即使是清淨的極樂淨土,也會變成刀山劍海。由此可見心識牽引力量的巨大。

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大師之一的鳩摩羅什,翻譯過不少的大乘經典,如《法華經》、《維摩經》、《金剛經》、《阿彌陀經》等。他年少時,有一次到某寺院去遊玩,看到一個像帽子的大磬,一時興起,就拿起銅鑄的大磬戴在頭上。由於他當時沒有分別心,只想到這是頂帽子,千鈞重的銅磬,在他的心意識裡,並無重量的存在,因此輕易地戴在頭上,一點也不覺得重。他的母親一看就說:「胡鬧!那是銅的磬子,怎麼可以當帽子戴呢?」鳩摩羅什一聽是銅制的,意識到銅的觀念,馬上感到泰山壓頂般,沉重得抬不起頭來。

宇宙萬法本是如如不變,但是心識一起分別,山河大地在識藏裡的變現就不一樣了。心情愉快的時候,天上一輪皎月,真是詩情畫意!如果是行竊的小偷,看到天上的明月,反而怪月兒不作美,破壞他的好事。假如是自己心愛的對象,會覺得她比西施還要美貌;假如是不喜歡的人,便覺她像母夜叉般面目可憎。

同樣一個人,有了愛意,覺得對方美如天仙;沒有愛意,甚至由愛生恨時,便覺得對方奇醜無比;既無愛意也無恨意時,對方則只不過是個相貌平庸的普通人。因此一切的境界,皆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種種差別。如果我們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譬如站立良久,兩腿酸麻,沒有座位可坐,原本是很辛苦的事,但是只要我們心甘情願,一切也就不以為忤了。如何轉妄識為智慧,正是解脫的重要途徑。

唯識宗修持方法

既然山河大地、宇宙萬有,皆由吾人的心識所變現,那麼,如何才能悟入唯識的境界?以下四種力是必須具備的:

一)因力:

何謂因力?凡事必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產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識的果位,先要培養修觀唯識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來說,即是多聞熏習,常常聽聞佛法,以種植好的因緣種子。

)善友力:

所謂善友力,指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學佛法,親近善知識是很重要的。對於善知識,應該虛心向他求教,接受他的教導。善知識的薰陶,能使我們增加求道的信心與力量,修學上能夠走向正確的方向,以進入唯識的境界。

三)著意力:

所謂著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見解,對佛堅信不移,永不退轉。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哲學思想,不能只從字面上解釋,或只是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瞭解。學佛的人,應該深入地認識佛法,肯定它的立論,不輕易改變對佛法的信心。這種由思想而產生信仰,由信仰而引發力量的過程,即是著意力。有了著意力之後,任憑別人批評譭謗,仍能屹立不搖,毫不轉移。譬如有人批評:「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們心想:迷信總比什麼都不信好多了。能夠正信當然最好,不能正信時,至少還有信仰,連迷信都沒有的人,則是空無所有,最為貧乏。

我們對於維護世間的公理、社會的正義,也要有毫無條件的道德勇氣。當我們一切抱持著「我不為什麼」時,就能擇善固執,勇於為真理犧牲。假如心中存著條件,面對犧牲時,會想:「我為什麼要這麼傻?」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飛曾說:「假如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謂不要錢、不怕死,就是一種為維護真理而執著不放的迷信。以上所講,並非提倡迷信,而是凡事不必只為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有時不妨拋開條件,為社會奉獻一點力量。況且迷信不見得是壞事,如果對真理能產生迷信,何嘗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四)任持力:

學佛的人,除了對自己所信仰的立論堅信不疑,更要時時守護它,經常思維,才能逐漸與身心相應。同時,必須能擔當弘法和救護群倫的責任,受持四攝六度的菩薩行,以及佛陀的慈示。

 唯識宗修行的次第

唯識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識論》裡,一共分成下列五個階位:

一)資糧位:

菩薩發堅固菩提心,欲求無上佛道,須先修持四攝、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等種種福德、智慧,作為成就佛果的資糧,即修學世間有漏的福德因緣,諸如修橋鋪路、冬令救濟,回應仁愛計畫、小康計畫等善行,抱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廣植福德,積集資糧。

二)加行位:

加行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經具備了福德資糧,進入到菩薩十回向滿心,必須再進一步邁向菩薩十地的第一極喜地,勤行四善根,即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元好比工廠趕制產品,必須連夜加班,一氣呵成;又好比打鐵必須趁熱,加緊工夫,煉鐵成鋼。

三)通達位:

到此階位已能體會唯識真性,通達真如,可說是見道了,一般說的分證法身菩薩,就是指這個階位。

四)修習位:

即修道位。從通達位進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依我空、法空證悟唯識理,此一階段要經過十地位,修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十真如。

五)究竟位:

菩薩修至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證二空理,轉煩惱障得涅槃,轉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達到究竟解脫。

以上對唯識簡略地介紹,主要是要我們認識「識」。識就是我們自己,是生命的根本。我們的身體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爛了,但是有一樣東西卻不滅亡,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識。這個心識,是流轉生死六道輪回的本體,有時候轉世成人,有時候出生為牛。儘管形象不一樣,但是心識只有一個,沒有不同。因此如果我們希望來生出生做什麼,今世就必須將我們的心識著意在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來生就有希望投胎為人。如果再加修禪定,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樂,則必須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我們的光明。佛教說轉八識成四智,即第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二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是修學唯識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有心學習者,可依《成唯識論》所記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討深入,當能轉凡夫為聖人。

輯錄自:星雲大師文集.人間佛教系列叢書